文 / 董小琳
大年二十九,春节在即。
现在的你,是否已回到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享受着一年365天中,最无所顾忌做自己的日子了?
长假是个好时机。
说憋大招也好,说弯道超车也罢。总之,总会有那么几个人,7天之后,能让我们眼前一亮。
小李怎么突然文采变好了?
丽丽竟然不怕当众发言了?
……
那么,你要不要也加入“长假蜕变”呢?现在,我给你2个方法:
1、扫描下方海报,加入“春节启航营”。7位老师陪你一起“过(bie)大(da)年(zhao)”!
2、报名之后,接着看下面的文章。
好吧,都说春节是一个可以彻底放松的日子。但身体的休息,并不能阻挡我们的思考。
所以,现在我要出题咯——
假设你在一个项目团队中担任骨干。临近放假时,发现队友的任务中出现了一个BUG。这时,你会怎么办?
(请至少“想出”你当时的反应)
这是今天我们要读的《精简社交》中,在导语部分提出的一个问题。作者莫拉格·巴雷特说:问题的答案,将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格局。没错,帮与不帮,的确是格局问题。但,既然这本书讲的是社交,就必然会有更接地气的,用“升格”的方式发展社交的方法与技巧。
什么是精简社交
所谓精简社交,就是让我们建立起一个可视化的人际关系生态系统,从而更加清晰地看清周围:
谁站在你身边(同盟关系),
谁在背后挺你(支持关系),
谁在暗中叫板(竞争关系),
谁在背后捅你一刀(敌对关系)。
看清这些之后,再去有的放矢地改善关系、维护关系,一定比之前“一团乱麻”的状态要高效得多。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和谁说话,是不是就会变得更“厉害”了呢?(弯道超车不是梦~)
四种关系
我们先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当你发现队友的失误,你会怎么做?
站在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BUG。然后即使冒着被对方怼的风险,也要当面提出,并且给予改善建议。最后告诉他,无论出现怎样的结果,你都会支持他。(同盟者)
说一些表面上的好话。(支持者)
嘴上说着:没问题;心里想着:这回他要倒霉了。(竞争者)
直接跑过去,幸灾乐祸地说:一直告诉你要仔细!看,不听我的,报应来了吧?(敌对者)
这张图,4种关系就更加清晰了。同时,这也是作者建议每个人都要有的“人际关系生态系统”。相信此时,你的脑海中,会出现4个人,分别对应着上图中的4个象限。或者,有的空缺。
下面,我再给大家几分钟,仔细梳理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态系统”。
仅此一步,就让你在今后的职场社交中,清晰很多。
(此处留白……)
你的第一个同盟者,是谁?
快说,你想到了谁?其实,正确答案就是——你自己!
有多少人曾因对自己说“我不行”,而错失机会?
有多少人觉得没有准备好,而将计划一拖再拖?
又有多少人,能自说自话地将心情变糟?
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同盟!而这,也是对“自信”这个概念最实际的考量。
那,怎样才能将自己收编呢?
作者告诉我们有两个步骤:不要尽信你所以为的一切 和改变你的情节设定。
这没什么。
我做不了。
那不是我的工作。
我只是一个XXX。
这不公平。
我会试一试。
他是个白痴(或其他评判)。
纠结于过去/现在的错误。
这些问题,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呢?不妨就趁现在,按下“删除”键,将其统统清理了吧!
很多想法并非真相,尤其会遮住我们近在眼前的,真正的机会!
一旦这些并不真实的声音,以及不会成为现实的假设被清理掉,你的格局,也就真的被打开了。
维护改善人际的3步骤
既然我们已经梳理出了“人际关系生态系统”,并且拥有了一个忠实的同盟者——自己。下面,就要环视四周,看看有哪些关系可以被改善,要维护呢?
当你决定要有所实际行动时,作者说,请按照“对话前、对话中、对话后”的步骤进行。
对话前——有指导的练习:将你准备好的开场白、对话基调、发生冲突时的应对措施讲给你的同盟者,听听他的意见和看法。
对话中——无关输赢:通过征求对方许可、说明形势影响、分享预期效果等方式,与对方展开对话,而不是争出你输我赢。
对话后——反思带来成长:
发生了什么?
我具体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有怎样的感受?
我能学到什么?
接下来我要怎么做?
想过这些问题后,我们就不会只留下“对方是白痴”的简单结论。而是通过反思,更新策略,创造下次的沟通机会,从而将其变为自己的“同盟者”。
罗振宇曾说:这个时代,谁懂得社交,懂得传播,就能够掌握先机。
所谓懂,必先要了解现状。那么,今天的四象限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梳理人脉的工具。在现状清晰了之后,再去有的放矢地沟通,必定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在梳理和改善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自己的价值,放大人生格局,扮演好在各种关系中,自己的独特角色。
顺祝,情人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