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大卖场里人头攒动,有的人哗啦哗啦往购物车里扔,而有的人则犹犹豫豫,挑挑拣拣,几经权衡后才会选定。
类似的场景在线上购物也不少见,急性子看个差不离就果断拍了,尤其经不住主播的忽悠,像干燥的麦秸,一点就着;
再反观那些理性选购者,一路划拉来划拉去,即便有心仪的也不急于下单,而是继续寻摸,看看有没有更好,更适宜的好物。如果没有,再返回去选之前看中的那一款。
两种不同的选购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性格和思维方式,那么哪一种更好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清楚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一种性格,又各具有哪些特性。
第一种情况的人属于开朗直爽型,这类人的性格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对待人和事比较开放,思维相对就比较简单,也更情绪化。
具化到购物,更容易一见倾心,对于其它的也就不容易再入其法眼。至于买回去能喜欢多久,那就未必了,也许几天后就没了兴趣,束之高阁,或扔到床底下。
第二种人属于理智保守型,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比较谨慎,相对于感官的直观感受,他们更倾向于相信经过大脑综合分析的结果。对人对事不会在第一时间表现得那么热情或者反感,积极或者敷衍,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下结论。
具化到选购时就会表现出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的理性态度。而一旦选定的基本不会后悔。
显然,第一种人更适合做演员或主持人,因为受情绪的感染更容易入戏,此外,还适合做接待和公关。他们是团队的兴奋剂和粘合剂,人缘很好,是团建中不可缺少的活跃分子,搞party,热场子,更不能没有这类人的参与。
缺陷是缺乏耐心,容易三分钟热度,热情减退,后劲不足。
第二种人呢,适合做会计师,精算师,程序员,采购员,参谋等职位。因为理性分析,求真务实是他们的风格特征,一旦认准的事情他们会百折不挠,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和持久力。
当然,因为自视甚高,相对应的弱势就是不容易合群,待人接物相对冷淡。因此,与这类人相处需要相互观察和适应一段时间,而结成的友谊也会牢不可破。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讲,这两种人性格迥异,也相互排斥。
第一种人看不惯第二种人的冷漠,感觉被对方轻视了。
看不惯谁呢?我还看不上你呢!
这是一种普遍的直接反应。
第二种人呢,接受不了第一种人的过分热情,感觉有些肤浅了,退而避之也是情理之中。
按说百人百性也无可厚非,人的性格秉性是天生的,各有优劣,谈不上哪个更好,哪个更差。所以只能因人而异,在相处或者选择工作的时候,在人事调整或者合作项目的时候,把对的人安置在对的岗位上,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事半功倍,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优化互补,发挥所长。
您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