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查阅上一节内容

3.4.1 单总线结构

是一种将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都挂在一组总线上,允许I/O设备间、I/O设备与CPU之间或者I/O设备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形式的总线结构。
这种结构简单,便于扩充,但所有的传送都通过这组共享总线,极易形成计算机的瓶颈。
它不允许两个以上的部件在同一时刻向总线传输信息,这就必然会影响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
这类总线多数被小型计算机或者微型计算机所采用。
为了根本解决数据传输速率、解决CPU、主存与I/O设备之间传输速率的不匹配,实现CPU与其他设备相对同步,不得不采用多总线结构。
3.4.2 多总线结构
-
双总线结构

将速度较低的I/O设备从单总线上分离出来,形成主存总线与I/O总线分开的结构。
- 通道: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CPU将一部分功能下放给通道,使其对I/O设备具有统一管理的功能,一完成内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这种结构大多用于大、中型计算机系统。
如果将速率不同的I/O设备进行分类,然后将他们连接在不同的通道上,那么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将会更高,由此发展成多总线结构。
-
三总线结构

在三总线结构中,任意时刻只能使用一种线
-
三总线结构的另一种形式

-
四总线结构

增加了一条与计算机系统紧密相连的高速总线。在高速总线上挂接了一些高速I/O设备。
这种结构对高速设备而言,其自身的工作可以很少依赖CPU,同时它们又比拓展总线上的设备更贴近CPU,可见对于高性能设备与CPU来说,各自的效率将获得更大的提高。
3.4.3 总线结构举例
-
传统微型计算机的总线结构

-
VL-BUS局部总线结构

将高速设备挂在局部总线VL-Bus上,再与系统总线相连。局部总线就相当于在CPU与高速I/O设备之间架上了高速通道,使CPU与高性能外设得到充分发挥,满足图形界面软件的要求。
-
PCI结构总线

PCI总线是通过PCI桥路(包括PCI控制器和PCI加速器)与CPU总线相连接。
这种结构使CPU总线与CPI总线相互隔离,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支持更多的高速运行设备,而且具有即插即用的特性。
当PCI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可采用多层结构。
点击3.5 总线控制查阅下一节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