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和一个人展开谈话的时候,是不是想快速的进入主题?
你的闺蜜和好朋友向你诉苦的时候,你是不是特别想赶紧的帮她走出困扰?
想想你为什么会爱上你的伴侣?是不是在谈恋爱的时候感觉他,哪个地方好像和你很搭?
在企业管理中,你怎么样管理你的下属呢?你是不是希望你的下属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你的想法一致。
在沟通当中呢,你是不是也需要和别人要达成一种一致性?那么在沟通的开始,就要迅速的和对方产生共频,进而产生有效的沟通,从共频到同频,最后保持一致,达成统一的态度和观点。
看来有的人喜欢在发抱怨的时候,说,咱俩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就对这共频三个层次,向你介绍一下。
第一层,动作共频。
这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的体育老师,你想想在体育老师的眼里,好学生是什么样子的,是能够把他要求动作做到位的同学,就是他眼里的好学生。
不过你可不要当好学生,请你当一个较差的学生,就是说当你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为了和尽快的能够展开话题,那么他做出来的一些动作,首先先去模仿一下。但是动作服要比他小。
当他抬手以后,你也可以抬手,但幅度也比他矮一些。
当他跷二郎腿的时候,你不要翘二郎腿,而是把两脚交叉叠在一起即可。
当他双手放在沙发的扶手上,身体往后仰表现出一副不耐烦,保持距离的时候,你也可以把两手放在沙发的背上,身体微微往后靠。
你想象出来了吗?待人接物,并不是要表现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而是要表现出和他是一样的人的态度。
第二层,感性共频。
这就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句式,yes…and…也就是,是的…然后…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即使你对别人选择的故事方向不认同,观点不接受,你要学会先接纳,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点新的内容,而不能当场进行反驳。
举个例子,当别人拿了一个橙子递给你的时候说,来吃个苹果吧。如果你说,这不是苹果,这是个橙子,气氛好像有点小尴尬,当然除了好朋友以外哈。你这样说的话会不会效果好一些?哦,这是苹果吗?这是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吗?这个气氛就就会好了很多。这就是用了,“是的…然后…”句型。
还有一点就是重复对方的话,尤其是对方的最后一句话,当然在这里不是要求你像鹦鹉学舌一样学他的最后一句话,而是把他的那句话展开来说。
以上从肢体语言慢慢到了正常的说话,到了语言交流达到一致的方面了。
第三层,感性共频。
感性倾听其实叫做共情。
我们要学会对一个人说的话有一点点的共情力,什么叫共情力,共情力的意思是,比如对方在跟你描述一件事情,他跟他的同事吵架,有一些什么事情吵得特别的凶,然后那个同事误会她了,让她觉得很委屈。
她在声情并茂的给你描述他们俩吵架的环节,你千万不要擅作主张的去评论,哎呀,其实你们俩是一对你们俩谁不对,其实你只需要去把她内心的感受说出来,
比如我觉得你当时一定是我会难过的,我觉得你当时是很愤怒的,我觉得你当时很激动的等等类似的话,
把对方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对方感受到你了解她的感受,让对方认为你是她的知己,让对方愿意倾诉。
两个人在沟通中,一旦能够涉及到表达感受了。
两个人走到了,双方能够在感受上达到同频,那你们已经走得很近了。
心理上走的更近,是对一切表达可以进行得更深入,最重要最重要的基础包括夫妻之间的交流,孩子之间的交流,虽然你们的关系已经很亲密了,表达感受依然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