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因为来大姨妈,特别烦躁。
昨天在电脑前焦虑地坐了一下午,除了啃两块儿西瓜啥都没干。
忽然不知道写些什么,我的经历不够,眼光不远,表达能力不好,社会经验不足......
我就是一个“N不”青年。
还没经过生活的锤炼心就先老了,二十几岁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六十多岁的心。挺可怕的状态。
当然,我希望这是暂时的。
扯远了......说正题吧。我考研考了两次还是不能上岸,今天就来聊聊考研那些事儿。
0.2
说来很惭愧,我高中毕业那年暑假就在查有关考研的信息,还专门记了满满两页的笔记。
我对理科恨之入骨,想着考研一定选一个文科专业,比如:新闻,文学,英语。
最好能在一线城市,没有数理化,冲刺北上广!当年还是太天真,把一切想简单了。
我如愿以偿地分到英语专业。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自己除了会学习,一无是处。
无长相,无才艺,无性格,无背景,因此给人留下无趣的印象。
那我只有发挥“会学习”这个特点,比别人稍微勤奋那么一点点。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我知道学语言光这样不够,所以早起记单词,练语音。
大二以后我们取消了早读和晚自习,我仍然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有段时间我每天去主教背书大厅和那里的考研儿一起学习,坚持两个月左右因为天气太冷放弃了。
我一直在刻意追求某种自由与散漫,我很讨厌很讨厌像高中那样一本正经地死学。
我做的这些努力多是出于一种喜欢,自愿去付出的,没有被一把无形的刀架在脖子上。
这样的学习状态很舒服,我试图将之代入日后的考研中,这是我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我大一大二还是在好好学习的,也得过奖学金,算是考研的好苗子吧。
大三以后我四分精力在学习,剩下六分就在健身和阅读上。在我心里,后者比前者重要。
我只会白天学习,晚上就待在健身房,即使第二天考试也是如此。
如果为了拿高分硬逼着我学习,我会崩溃,感觉回到了高中。
大三结束时,我在第10名左右徘徊,下滑了不少,但我可以接受。
0.3
临近大四我不得不考虑考研的事情,我的成绩不可能保研,考一个211应该没问题。
我早已丧失了高考结束时的雄心壮志,这几年自己是啥样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
所以保守地选了一个当地的师范211,报的翻译学学硕。
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和作息习惯,我决定在学校租房子。
暑假没有回家,在学校复习。
上午背二外以及专业课,下午三点多才去教室学习,五点多就收拾东西去健身房。
那时还做了份兼职。
等我开学后看考试大纲,傻眼了。今年专业课的题型全部改了,两科并到一起考。
人在做,天在看。莫非上天看我暑假不认真所以开始惩罚我了吗?
我赶紧联系学长,他让我稍安勿躁,题型变化不是针对我一个人。
目前只有两条路,硬着头皮继续准备这一科或者换一个专业。
我......
再三思考后,我决定换成翻译硕士(mti),起码都带“翻译”俩字。
我在考研帮上快速浏览了几篇经验贴,又加了一个学长的微信,向他说明了大致情况。
他想直接打电话讲方便一些,所以我给他打了微信电话。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听到的全是干货。
他给我分析了每科的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拿高分。
看着自己的笔记,我心里明朗很多,脑海里的一团乱麻渐渐被捋顺,大概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准备。
我每天六点左右起床洗漱,然后记单词,背词条,名词解释。九点多下楼买早餐,回来吃完练翻译,一直到中午。
午饭后,看会儿手机就休息。下午继续学习,学到六点左右去健身房,一般晚上九点左右回来。
接着洗衣服、洗漱、抹药,十一点左右睡觉,这就是我的一天。
我学习时有200分的专注,绝不碰手机;
记东西时我把脑子想象成一间存储室,只要我嘴动里面的物品就在移动,找到它们应该待的位置。
这两个习惯大大提高了我的效率。
一般我连着学三天就要休息两天(好羞愧)。脑子真的累,加上我有时情绪波动太大,根本学不进。
其实学校有专门的自习室,我不喜欢在里面学习,安静得让人压抑,会让我想到高中。
我也不需要研友相互监督什么的,大学四年我都是一个人学习,就是最好的朋友也没有约着一起学习过。
最重要的是我正在吃治痘的药,脸烂得没法儿出去见人。
0.4
到11月份,我开始感到紧张。那时嘴角干裂得正严重,我直接忽视,在房间张着嘴大声读记。
晚上跪在床边背书,背到大脑缺氧,直接躺床上。八点左右才去健身房,待一个小时就回来。
这期间我专门找了那位打电话的学长,和他汇报最近复习情况,他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快到12月,我忽然开始自暴自弃,整个人像陷入泥淖中,越挣扎越下沉。我不知道努力的意义在哪里。
自从生病以后,我严格要求自己在什么时间必须做什么事。生活像上了弦的发条,不能出丝毫差错。
现在身边的定时炸弹突然爆炸,我小心翼翼为自己堆砌的屋子瞬间坍塌,只剩一片瓦砾碎石。
除了令人抓狂的空虚什么都感受不到,我像布满裂纹的花瓶,随时都会变成碎片。
给父母打电话一张嘴就大哭。一个人站窗边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感觉人类渺小而不自知。
最后一个月我没背一个字。我不知道暗地里和谁较着劲儿,嘴里总是倔强地重复着:“我就不努力!”。
我回家了一段时间,临近考试才过来。拿到肖四后就嫌弃地丢在一边。
考试那天我很淡定,政治大题全是瞎写,写完就趴在桌上睡大觉。大概这就是无知者无畏。
完成最后一科走出考场后,我心里怅然若失,开始怀念一个人在房间背书、哭泣的日子。
成绩出来后挺意外的,离国家线差了10分左右,比我想象的高。有门专业课居然考了120。
主要是政治拖后腿,才考了50+。
于是我开始了无用的“如果”论。“如果.......那么......”这样的句式只是自欺欺人。
我不想二战,就算给我100次机会我也不能保证自己最后能hold住。
0.5
工作半个月后我就开始打脸,心里的倔劲儿褪去了,我选择租房二战(我就是一个善变的女人)。
我改变策略,跑去自习室学习。为了圆我的儿时梦,换了一个北京的学校。
非常感谢我的论文导师以及学校“大红人”Y叔叔,他们在我考研这条路上给予了很多帮助。
在学校有问题还是多找找老师,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学习时长确实增加了,不过效率也低了。尤其是到了下午,身上像爬了蚂蚁一样难受,根本坐不住。
这种集体学习的氛围可能适合大多数人,不过真的不太适合我。
但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逼着自己去适应这一切。
我的面前只有一双小一码的皮鞋,要么赤脚要么挤脚,我选了后者。
不过特别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好的同桌。
左边同桌是个学弟,很热心也很努力。后来才知道他还是个学霸,被保研了。
右边同桌是和我同一届的女生。
她很调皮,经常学着学着拍拍我的肩膀,说一句“加油”,还会给我一些小零食。
我被房东骗了之后她专门帮我打电话给相关机构,替我想对策,总之是个很温暖的人。
除了这两个同桌,还认识了一位很厉害的学妹。
我从九月份才开始注意她,她每天都是最早来背书的人,风雨无阻。
有次早上下着暴雨,快到大厅时我发现里面的灯一如既往地亮着,然后就看到她小小的背影。
忽然想到了黑夜中的萤火虫,很感动。
临近考试,我们都在大厅背书,常常相互鼓励。
我每个月会根据复习情况给自己重新定一个计划,并且也会和一位学姐保持联系。
有个靠谱的学长或学姐真的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每周我休息一天,去三四次健身房。一切都还顺利吧,我的情绪也算稳定。
12月份我报了学姐的冲刺课,每天将近十一点回房间,比之前学得久一些。
考试时挺有信心的,有的题型也猜中了,考完后自我感觉良好。
最后惨淡的分数确实惊到我了,刷新了三四遍才开始相信这是我的成绩。
政治看来背不背都是50+,我还吸取第一次的教训,暑假就开始复习,结果......
成绩出来这天我在医院,和身体相比分数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0.6
本来我打算过完年就回长沙,没想到短短一个月我的世界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今年如果继续考我会换成第一次的学校,当年我对人家爱答不理,现在我已经高攀不起了。
如果不考也不会出去找工作,抛开今年行情不说,我根本没有信心去保证自己的病不会复发。
生活有太多变故,往往都是猝不及防地砸向你。
我们只有拼尽全力过好每一个当下。
活在过去,伤春悲秋;活在未来,焦虑不安;活在当下,脚踏实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