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剥离自我思维看事物

剥离自我思维看事物

作者: 不凡的爱的魔力转圈圈 | 来源:发表于2022-02-21 10:23 被阅读0次

普通人终其一生只能开发出大脑潜能的5%,你要比别人多1%,那你获得的成就财富有可能比别人多出几十倍,如果你能超过10%,那你很有可能就是世界首富,或者改变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科学家。这一期不是高大上的科普,你们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在抑制我们的潜能,打压我们的天赋?

很多我们自认为优秀的品质,可能正在全力阻止我们成为强者一共情,强者的善良因为有利可图,弱者的善良因为感同身受。

一个随时随地都在释放善意、共情能力很强的人,往往很难独立完成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巨大的情绪内耗和精神枷锁会很大程度的限制人们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

我有个高中同学,学医的,他跟我们说他第一次上解剖课的经历,看着老师像拎整扇猪肉一样把一具一具人类遗体放在面前的解剖台上,还没开始动手,很多同学就已经绷不住了,强烈的呕吐感和本能的恐惧一下子全部涌上来,更别说划拉开肚皮把里面的东西丁是丁卯是卯得分清楚。他说,刚开始总觉得躺在面前的是自己的同类,甚至会幻想他生前的一颦一笑,他曾经也是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儿女,感觉下去的每一刀都是华在自己身上。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历练之后,现在不要说遗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病患躺在面前,也就跟修理厂师傅眼里的汽车、手机店老板眼里的手机一样,就是一堆零件儿。

学习医学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共情能力逐渐消退的过程,只有把面前这个人当成一台带修理的机器,一团碳基化合物,才能真正的理性冷静,救死扶伤。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啊,医院里的医生在面对病人时,无论家属情绪多么激动,他们都是面无表情甚至冷漠的,不是他们没有感情,而是一旦共情就会严重影响后。

这个判断警察也是这样。大家可能不知道,感动和悲伤愤怒一样属于负面情绪,它是一个极度耗能的过程。你看了一部悲剧,哭完之后,是不是感觉很累很难受,心境难以平复,这叫共情伤害。你可怜流浪的小猫小狗,可怜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可怜被车子、房子、世俗压得喘不过气的自己,于是觉得人间不值得。其实想要摆脱共情伤害,是需要一点阿Q精神的。流浪的人们虽然落魄,却也浪漫自由,996的社畜虽然忙碌,但是充实富足。意外离开的人们可能是老天给他们的奖励,让他们不用经历慢慢衰老的恐惧和绝望。至于留下来的人,活着就是希望。

二、共识。道德会绑架一个人的思想,共识也会,这本就是头部玩家用来操纵大众收割财富的工具。前几天和一个兄弟聊比特币,他认为比特币的价值来自共识,之前马斯克刚宣布比特币可以购买特斯拉的时候,所有虚拟币价格立刻疯长,没过多久,老马反悔了,价格立马暴跌。它中间捞没捞,捞了多少天知道。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虚拟币就是一堆加密的程序代码,设计者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无限复制粘贴,所以本身并没有稀缺性。同时他不是政府发行的货币,没有法律规则的束缚,任何国家承认并允许虚拟币流通,无异于允许大众私自印钞。你觉得可能吗?巴菲特都说过,当一个擦皮鞋的小孩子都知道股市再暴涨,那么股市离崩盘就不远了。避免被共识收割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供你判断和类比。

我们通过书本、媒体,通过人们口口相传达成的共识,传达的无非是信息制造者的个人意志和一帮好事之徒不怀好意地哗众取宠,他们想要宣扬什么,又想掩盖什么?了解了,你就升华了

三、自我意识你们身边有没有那种特别喜欢说我这个人就是如何如何,我这个人就是怎样怎样的朋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人一般都混得不怎么样。一个人自我意识越强,越容易犯蠢。极度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也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反智群体,他们相信地球是平的,相信柠檬水可以隐身,相信5G信号会传播新冠病毒。自我意识越强的人,越容易忽略细节、规律甚至自然法则,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问兄弟们一个问题啊,如果你的女朋友直截了当、言辞犀利的拒绝了一个条件不错的追求者,你会是什么反应?这个行为又传递给你怎样的信息呢?她爱你,她正直专一,还有呢,抛开自我意识,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她是故意给你看到的,那么除了上述两点,我觉得她有些心机,甚至腹黑。如果不是故意做给你看的。要么她有情感洁癖,极度排他,那么你最好处理好你的各种前女友,清理干净你的手机,又或者两性关系在她的价值排序中处在第一位,她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那么你就要当心,如果哪天你和她的高位排序发生冲突,她很有可能会毅然决然地牺牲。当然,这些可能性都需要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慢慢验证。

在职场、商场又或者恋爱当中,高手和菜鸟的本质区别在于能不能把自己从自我意识中剥离出来,客观地看待人和人的对立与博弈。我曾经问过一个老大哥,为什么你们这帮成功人士都那么喜欢信佛呢?他送了我几句话,受用终生,行善而心不动,看破而不说破,无我则无欲,无欲则刚。

相关文章

  • 剥离自我思维看事物

    普通人终其一生只能开发出大脑潜能的5%,你要比别人多1%,那你获得的成就财富有可能比别人多出几十倍,如果你能超过1...

  • 感觉与思维

    思维思维是将事物的属性从事物本身剥离开,形成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大脑所做的事情,先是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联...

  • 日更百字挑战10/365:强迫思维的治疗

    剥离,从强迫思维里剥离出来,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怎么剥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观察,看到自己的强迫感觉,“观察到...

  • 2018-11-9

    以体验入,与智慧合 今天的主题是:剥离自我 何谓剥离自我?剥离自我是对自我的深刻剖析吗?非也。是人格分裂吗?非也。...

  • 五彩斑斓的世间--思维试验

    《五彩斑斓的世间--思维试验》 文:幕僚长 (一)回归自我 1、能力上:把你的学历剥离掉,把你的专业剥离掉,把你的...

  • DAY-67 固定型思维-活在别人眼中的我

    成长型思维:更加注重于自我成长,认为事物是变化的,更加注重变化的事物本身。 防御型思维:更加注重于自我证明,认为事...

  • 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

    固定思维,我的理解是对待事物看法消极、自我否定或极其容易否定人事物。 成长思维,我的理解是对待事物积极,会想着下次...

  • 剥离你的自我

    我们时刻觉知升起的妄想杂念,铆钉在当下,让当下的力量充盈着整个生命。此外,我们更要觉察每说的一句话,每一...

  • 罗辑思维方法7

    逻辑方法思维7,即所谓的冰山思维。也可称作隐性思维。看问题看事物要像,看漂浮在海上的冰山一样。既要看到事物显性的一...

  • 2020-11-01

    感恩!六点签到3884天 在与健康思维有关的法则中,有很多都与剥离、分割自我、观察自身想法和感受相关,这是个很有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剥离自我思维看事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gb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