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奶奶向我报怨说为什么跟我儿子说话,他总跟没听见一样,每次都要说很多遍,孩子才有反应,有时甚至都喊不动。
每当准备好出门,站在门口不停催,可儿子却还在把玩自己的玩具迟迟不肯挪步;
让他认真吃饭,可是他却一边吃一边玩,没有个把小时不肯收碗下桌;
让他要用勺子吃,别弄脏了衣服,可他还是把自己和餐椅搞得一团糟……
凡此种种,我对奶奶的建议是:
1、不轻易打扰
以后想要叫孩子前,要仔细观察下他在做什么,如果特别认真的情况下,尽量不随意打扰他。以免扰乱他的注意力。
由于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可以等不那么专注时同他说话。而且说话的时候尽量让他的注意力在你这里,他才听得见你说的话。否则,他若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会真的没听见你说的话。
2、减少唠叨
一次说话不要太多太密,信息量太大,孩子小不知道如何取舍,就不会进入他的大脑。也就等于你什么都没说。
所以,有事情挑重点说,尽量简短,而且不要重复很多遍。
3、不要指责
奶奶平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老是这样子?”
平时你希望孩子怎样做就说出你希望的那样,比如,不说“你怎么又拿这么多碗出来?”而说“吃饭不需要这么多碗,我们收两个起来。”
给孩子的指令时,要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而不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没有人在被人指责批评时,还愿意听从对方的。
这一点,大人同样适用。
4、多点耐心
希望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不要期待立马就得到回应,给他一点时间。更不要动手强行帮他完成。
比如洗完澡也擦水穿衣服时,他可能对玩水还意犹未尽。就不要强行将他抱出来,这样做通常的结果就是一阵嚎啕大哭。
给他设置个心理预设时间,阶段性地提醒他。时间一到,他通常都能很自觉的配合你。这个方法,我在多种场合使用都很奏效。
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反思是否因我们与他的互动方式出了问题导致的。别看他小,其实他内心自有一杆称,我们对他多一些耐心和理解,他就是懂事又配合的好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