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篇日更
时间看得见之#向组织揩油# 已花小时12/20小时。
- 与药山老师沟通并试图澄清“期待”
- 阅读果果的CEO课程的笔记内容
- 阅读易仁永澄老师的博客《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 综合我的榜样,梳理出价值观词语,再度梳理自己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这样做:
- 在与药山老师的沟通中,我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期待,经常混淆。开始时,我觉得期待(目的)不是那么重要,做着做着慢慢来呗。现在觉得期待说不清楚,会影响行为(观为得模式)
- 果果的简书阅读完毕,知道了两点:
- 站在更高层次的角度去看待发展战略,可以让自己有意识的看得再深一些
- BE DO HAVE,用发展战略来衡量,用富人思维去考虑问题,认知边界可以扩大。
- 掉坑感悟:人生战略与发展战略并不是我当下需要解决并澄清的,不要出现太多偏差。毕竟我是要上CEO课程的人,战略的存在是为了指出前进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
- 阅读老大的博客,发现自己可能是有部分的价值观还停留在:
别人说的都是对的,而我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规避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还是有点贪心,想一下子全都搞清楚。可能有点偏离方向,不过还好,这是试错的过程呢。
**其实年度目标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用什么工具,关键是:你能不能想清楚。——易仁永澄 **
--------------想不清楚怎么办?继续想啊!
一、表达不清楚的问题怎么澄清

看我在群里问的这个问题,自己觉得可清楚了。
老大回复了三个字:看不懂。药山老师回复,我再单独帮她辅导,直到解决问题。
哎,有导师如此,我少走了多少弯路啊。一时间感动的不知道说啥了。
那我来澄清:如果用一个案例来描述自己的问题,那会是什么样的问题呢?
举我一直找不到目的/期待的一件事:成为三级拆书家
澄清:我找不到支撑自己完成目标的期待和目的
方式:倒推
1,期待:成为一个书评人
2,目标:获得拆书家三级认证
继续澄清:我这个期待是不是真的期待呢?
问题:我不知道如何与我的使用价值联系起来
再来看我发在群里的问题:
发现自己的期待并不是从当下的需求出发,而是从未来自己的需求出发,这样好像与当下的需求/能力/价值脱节,没有以当下的使用价值为导向。
经过用案例的澄清,似乎有了答案。药山老师还请陆远姐帮我做了回答:
- 期待本来就不是从当下需求出发的。
- 期待是从未来需求出发,那是我想达到的方向
- 即期待未来的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没有澄清自己的期待,说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啥
二、CEO课后笔记感受:
今天看完果果的CEO课后笔记,有以下几个感受,与揩油课有连接感:
- 扎扎实实的做,没有积累不要去谈变现
- 认清自己的位置,慢就是快,一点一点来
- 平衡生活与工作,说白了,就是要有舍才能有得
-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这段话我听老大说过不下20回了
- 弹性 弹性 弹性,我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我是一个很有原则性的人
写下这些话,是不是有点给自己贴标签的意思呢?那要怎么办呢?弹性处理啊!
写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个问题:
我其实花了很大的力气想要寻找的自己的期待,应该也算是一种固化思维。
我担心自己完不成,担心自己的想法会有变化。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一定要想的非常清楚。想不清楚我就不能进展。这个深坑掉的,捂脸。
三、价值的不断澄清:
看老大的一篇博客,叫做《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中有一个个人成长模型。可以看到价值与目标目的的划分。
价值的体现即是目的的达成,跟目标竟然没有关系。(这里依然是留白,依然是问号),暂时不打算展开。
再来看老大在CEO课程里对于目标的解释(直接拿来用了~)
目标是为了达成目的(期待)而服务的。

四、期待与目标
问自己:
为什么想要定下成为拆书家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不是手段目标化呢?
是想要公开演讲获得别人称赞,还是通过刻意训练的方式习得一种能力呢?药山老师问的更直接:如果我现在给你一张写着你名字的拆书认证,你是不是就会很开心呢?
我的答案是:不开心。只有证,不代表着自己拥有能力啊。
那带再入一个维度:热爱这个维度,我不仅期待,而且热爱。
这个期待是支撑我的动力。而热爱是由于可能存在完不成的风险,热情依然在带动着嗷嗷往前跑。
我似乎总希望找到一个抓手,来让自己通过这一个期待撬动自己的价值,或者说以力打力。是不是还是太贪?
那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我是一个专业,有影响力,不断自我探索的优雅有钱女人!
(这个在12月4号就已经确认了,且现在依然很笃定)
专业对应的体现,有一部分是:高效的阅读能力,只有专业的人才会这样做。
(是不是有点硬套了?可写出来,还是感觉很对的啊!)
最后通过澄清,我现在的期待与目标:
我的期待:拥有主动,高效阅读的能力
我的目标(或者说手段):成为三级拆书家
(这里会不会又会手段目标化了呢?依然留着空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