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心头很空,也很懒惰,啥都不想写,于是就只想看看书。也许这是个好事,心灵空虚正好利于输入,多给自己输入点东西,是必须的,毕竟写作是个输出的活路,没有输入那能输出?
基于此,现在很偷懒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字,也仅仅是为了凑更。
说说黑塞的《悉达多》。里面有个趣事,悉达多顿悟时突然从天际接收到一个声音“唵”,这跟魏晋时期的啸,似乎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
“唵”是个不常用的字,在佛教咒语中常读作“ong”或“om”,具体发音取决于语境:日常汉语使用读“ǎn”,佛教密宗经典或咒语中则读“ong”以对应梵文“Om”。
首先看看书中如何描述悉达多从死到生的顿悟:
悉达多来到森林中的一条大河边……他在岸边停下脚步,犹豫地驻足于此。疲劳和饥饿使他变得虚弱。他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走下去?走到哪里?怀着什么目标呢?不,再也没有什么目标了,留下来的只有一种深沉而痛苦的渴望,渴望摆脱这个疯狂的梦,渴望吐出这酸腐变质的酒,渴望结束这可怜又可耻的生活。
在河岸的上方有一棵倾斜的椰子树,悉达多倚靠在树上,环抱树干,俯视着身下流淌着的绿波。他凝视着,发现自己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冲动,那就是放开手沉入水中。水面映射出一种可怕的空虚,回应着他灵魂中那可怕的空虚。他已走入了绝境。他所能做的只有了结自己,摧毁他那拙劣的生活,扔掉它,将它抛到嘲弄的诸神的脚下。这就是他所渴望的剧烈的呕吐,死去吧,粉碎他所憎恶的肉体吧!就让鱼将他吞噬,悉达多这条狗,这个疯子,这具堕落腐败的身体,这个软弱的、被毁坏的灵魂!就让鱼或者鳄鱼将他吞掉,就让恶魔来将他撕碎!
他面孔扭曲,盯着河水上倒映出来的自己的脸,朝那儿吐了一口唾沫。他感到了极度的疲惫,松开环绕树干的手臂,稍微转了转身体,以便能够直直地落入水中,沉进水底。他闭上了双眼,落向了死亡。
这时,从他灵魂的某个遥远之处,从他疲惫生活的过去,传来一个声音。那是一个词,一个音节,他不假思索地用含混的声音念了出来,那个所有婆罗门祈祷的开始和结束的字,神圣的"唵",意味着"完满"或"圆成"。就在"唵"的声音传入悉达多耳中的一瞬间,他沉睡的灵魂忽然苏醒,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愚蠢。
悉达多感到了深深的震惊……近来他所体会到的一切折磨、一切幻灭和一切绝望都不曾带来"唵"字刺穿他的意识这一刻所达到的效果,那就是让他在自己的痛苦和错误中认识到自己。
"唵",他念诵出声。"唵!"他重新体悟到梵天,体悟到生命的不可毁灭,体悟到所有他已经忘记了的神圣之事。
……
一次沉入并完全抵达"唵"的经历,让他抵达了那无名的圆满之地。
一种来自身体的奇特的声音,既简单又宏大,似乎来自宇宙的起初点,也来自生命的发源地,它穿越洪荒,掠过亘古,奔向永恒,沿途所过,横扫一切。它是物资与意识的圆融统一,它是时间空间里涤荡洪流,它使一切敞亮通透,它开启了世界的一片洁净清亮。
从此后,悉达多获得了真正的新生!他的生命发生了大半生以来的惊天逆转。
繁复缠绕其实就是简单平凡,这神奇的一个音节,简洁得等于一,但它却法力无边,神奇无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