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以追星的人作标题,可惜我没追过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可能是因为张小姐给了素材,无奈又想不出什么别的代替,索性改为追星星的人。
二十多岁是个很尴尬的年纪,没有十几岁青春时期肆无忌惮的任性洒脱,也没有而立之年应有的稳重与积淀,不上不下,残留着前者的稚嫩,也不想太快背上枷锁,想做的事很多,要么是不知道怎么开始,要么是很难坚持,不了了之,简单概括就是爱情也没有,钱也没有。
经常在走路的时候自我调侃到,啥爱情不爱情的,爱个麻花儿情,是的,很多时候我都保持着这种心态,毕竟爱情虚无缥缈,婚姻似入围城,我宁愿相信这种事只能随缘而已,不愿意主动认识新的人,保持新的关系,回首往事自然也是毫无意义的,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现在想来也并未觉得有什么遗憾或是不堪,毕竟想来未来那么长,那么苦,倒觉得有几分必然的意味。相比起这类可遇不可求的事来说,倒不如讲求点实际的事。
说起追星的人,抛开一堆是非不分的无脑跟风以外,(于当事人而言想必不过是维护爱豆威严的正义之举,当然了,我没经历过,不过是瞎猜)我倒觉得传递正面意义,愿意将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群体,却是难能可贵的,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思维,有自己本身的生活圈子,精神上也始终保持热情和年轻,平添了许多快乐的可能性,想来比很多普通人更懂得发现生活的美好。
要是放松界定范围的话,“星”可以扩展到很多层面,印象中的流行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后来的江南青花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董小姐刮起了一阵无可奈何的民谣风,赵雷的成都火遍全中国,荧幕上隔两年就换一波新人,如今活跃的群体甚至都不知道是谁,大概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对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听歌也只是随机播放,关注的点从流行歌手变成了汪涵黄磊一类的中年群体,依然热情的朋友活跃在各种饭圈,都在各自的方向上或喜或悲地前行。
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其实不过是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偏见一旦形成,尽管出现了跟预想有出入的地方,但习惯性的思维却是不断找出对方的矛头以证实自己的固执己见,而非更改自身的偏见,就好像我感受到了很多婚姻中的不愉快就断定婚姻是毫无意义一样,就好像很多人以为的追星就单指荧幕上的明星一样,我倒觉得追星并非是针对特定的群体,更应当从情感层面来讲,是一种崇拜产生的内心愉悦,倘若换了个人,也并非不可,但不管怎么说,也要求得自身的幸福感,当然了,只是我单方面的猜测而已,倘要真如此,很多平凡普通的人也未必不是他人眼中的“星”,比如你擦肩而过的人可能是某人做梦都想简单的人一说。
不管是现实的人也好,还是触不到的人也好,都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在时空上和心理上与对方接近,也许到最后早就换了偶像,丢了初心,但最终积累下来的自己,总不至负了光阴,鸡汤味逐渐变重........
(有必要强调的是,我所写下的内容大多是不经思考的无心之言,并未针对任何其它,此敏感内容若有伤他情,实属无意)
For some reason,I want to be bett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