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个孩子就要走上社会了,他们就像是被压榨完的果子,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被随意的丢弃到一边。
作为辅导员,我是无力的。
预科生作为学校的黑户,也是油水最足的部分,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肥肉是不会被割舍的,他们是生源饥荒年代的后备军,可到了招生“精致年代”,预科生就不再是“香饽饽”了,转眼就被“抛弃”。
我望着这些孩子打包行李,心里有无尽的感慨,可怨谁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境遇了。或许离开对他们而言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们被耽误了,并不是现在才被耽误的。从踏进这扇门,或者说从他们离开中学,进入他们的中专学校开始,就迈上了一条任由“教育”压榨的路。
“
以护理之名招入中专,发的却是机电化处理的文凭 。
上了一年的初一初二的课程,中专二年级便让出去实习。
实习内容与护理毫不相干,大部分人都干着客服的工作。一个月挣着3000-7000不等的工资,这是她们唯一觉得开心的事情了。
生活并不容易,所以当学校又忽悠他们升大专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曾怀疑,可是老师给着闪烁其词的答案,说着模棱两可的回复,本着对师长的信任,他们两个班近80人,浩浩荡荡地来了大专。以为新生活就此开始了,却又从我嘴里听说要通过单招考试,成绩通过了录取分数才能有学籍。
当时,并没有人表现出有疑问的样子,我便以为大家是知情的。没想到学生们只是不以为意罢了,是没把考试放在心里,还是压根就不爱学?这我已经无从分析了,可能他们已经无可奈何,得苟且过吧。明天的事情明天在想,何必为难自己呢。
据我的观察,我感觉到,他们还是天真烂漫的,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坏孩子,他们经历过社会的磨砺,能感觉到社交能力、情商等方面都优于统招生们。只是也有一些学生身上的通病,比如并不爱独立思考,总是期待着别人的“投喂”。
比如说,今天有一个小女生,高高瘦瘦的,感觉是一个成年人的样子,平时也是一副认真的样子,可当她问我一些问题时——我去了***院校,我应该去参加点什么呀?
哪怕我说了,“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去选择呗”!她还是会问一句,“那什么对我有用呀?”
我继续解释道@你得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她还是不能够明白。
像她这样的懒得思考,以别人的建议当作自己需求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常常这般,已经习惯了别人替自己做决定,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至于被人利用,被人压榨了还毫不知情。
当然也有他们社会阅历少的缘故,更有教育者以教育之名行敛财之实的可恨,但是学生都已成年,尚且不具备辨别真伪虚实的话,确实是会吃亏了。
所以,他们问我离开这里去别的学校有什么建议时,我只是提醒他们一定要学着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切莫人云亦云。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