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论中医兼论红花,三七药性

论中医兼论红花,三七药性

作者: liuzhiwenac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09:22 被阅读0次

    中医古往今来,名家辈出,上古有神农氏、岐黄,春秋战国有扁鹊,东汉有张仲景、华佗,南北朝有山中宰相陶弘景,唐有孙思邈,宋有钱乙,元有李东垣、刘河涧、张子和、朱丹溪,明有李时珍、王肯堂、张景岳、缪希雍、吴又可,清有徐灵胎、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可谓名家辈出。

    有长于论病,有长于论方,有长于论药,有长于温阳,有长于滋阴,有长于温补,有长于攻下。而其中发愿最宏大的当属李时针,以一己之力,费17年之心血重新整理《本草》,可谓贡献至大。但因年代久远,古人以为表达清楚的事情,在我们今天人看来,是似而非处甚多。

    我的父亲是一位中西兼通的医生,对西方医学,中医学烂熟于心。一生破解了很多疑难杂症,譬如乳腺增生(乳腺癌的元凶)、腰椎间盘突出,也从小耳濡目染医学,也因为好奇,心中对医学很多疑问,譬如红花,三七,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治病的原理到底是什么?虽然问过父亲很多次,也得到了一些答案,但是始终不能令我完全满意。直到有一天,父亲在给膀胱湿热症的患者开 阿胶散时,我突然开悟了。原来中医治病的原理都是利用药物的 温,寒,甘,苦,辛,升发,泻降,来补充或调解人体不足的部分。也许有些人认为只要背诵好药物性质就好了,仍然可以治病,这没有错。但如果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无方可寻时,便会束手无策。学问之道,在于寻根究底,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红花:味辛、性温,辛散温通,有活血、行淤血的作用。这是《药性赋》里的解释。我不禁要问?是辛散导致可以行淤血呢?还是温通导致能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些都说的不够直白,应该一针见血的指出,味辛的药物通常具有散发、散开的性质,所以能行淤血;性温的药物,能调解人体的温凉状态,温能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能活血,通血脉。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有止血,行淤血,补气血,消肿定痛的作用。为什么能止血?为什么能行淤血?这里没有解释,按常理甘温主补,补气血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止血原因估计是临床观察得来的经验,并不能用药物的味、性来解释。对于行淤血,就很难解释了,没有味辛,何来散发,散开之性?性温能活血,倒是很能理解。这里真是中医药的大问题,逻辑存在很多不能自洽的地方。或者作者要做特殊说明,三七就是没有味辛,但却能行淤血的药物,如果没有说明,作为学习的人,对此功能当保持高度的怀疑。凡此种种,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后来者应当努力发掘,但需要改进改善,质疑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相关文章

  • 论中医兼论红花,三七药性

    中医古往今来,名家辈出,上古有神农氏、岐黄,春秋战国有扁鹊,东汉有张仲景、华佗,南北朝有山中宰相陶弘景,唐有孙...

  • 【艺盐堂,盐利康】膝关节热敷包

    海盐热敷是我们中华中医传统古方,在很多中医里面都有记载,像《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药性论》、《救急...

  • 我仍然不拟标题

    一朵红花,和几块顽石,普通的红花,和粗陋的顽石,而已。 若论建一间陋室,当属顽石堆砌,若论情趣风味,实则红花点缀,...

  • 论中医

    中医和兵法、诗歌类似。 学中医,你首先要把中医的理论、系统、思维方法,分类原则等等给搞明白,按照中医的系统,所有的...

  • 论中医

    中医是中国人常常接触的医疗手段,历史也十分久远,古代出了很多的名医,留下了许多的中医著作。然而在近代,西方医...

  • 【伤寒论笔记】第17篇_太阳伤寒兼水气病

    【伤寒日记】第16篇_太阳伤寒兼水气病 中医二羊原创 伤寒论学习(2016-3-16) 基本算是很基础的学习了,傻...

  • 道法自然,药性论浅说

    #重返自然 道法自然之与中医药之个人习得…… 夫天地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金石土虫鸟兽草木,莫不禀天地之一气以生。...

  • 被嫌弃的慕容公子的一生

    论长相,他面目俊美,潇洒闲雅,是位翩翩佳公子 论武功,他学兼百家,斗转星移,号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论声望,他更...

  • 【塞北剑豪】谈小说创作艺术和方法

    小小说创作谈 ——兼论小说创作的方法和艺术 ...

  • 个股快评: 002555 三七互娱

    #股票##财经##缠论股票投资# 分析时间:2021.03.13 个股快评: 002555 三七互娱 机会:日线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中医兼论红花,三七药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wp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