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着聊着,话题就转移到了吃的上面,这对于大晚上一个人刷着手机的游子来说,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煎熬。
离开家上大学是大半年前的事儿,突然间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各方各面的冲击都有,最让人难过的就是吃的了吧。
和家里的味道相比,学校食堂的口味有点偏甜,没有太大问题,还能承受。并不是嫌弃外面的饭菜难吃,只是味蕾离开了家乡的感觉有点说不出的情怀。
高中的时候妈妈每天中午送饭给我,从来不用计划着吃什么,每次打开饭盒都有惊喜。煎的外脆里嫩的鸡蛋、绿绿的菠菜叶中间裹着的白白的荷包蛋,咬开之后都会有恰到好处的蛋糊流到口中,吃到一心的满足。刀工家常但嚼起来回味无穷的土豆丝,妈妈会搭进去晒干的红辣椒丝、厚厚的海带片配上花生米、怎么炒都不会腻的茄子辣子西红柿,下着颗粒分明饱满的白米饭,可以一口气吃下好多。
高三最后的那段日子,只有每周六下午六个半小时的假,坐大巴、睡午觉、洗澡,剩余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妈妈总能超人似的变出我想吃的东西。手工拉条、面片儿、节节面、红(酸)汤长面、饺子、灰豆面、馄饨、凉面、疙瘩汤……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有一种唇齿留香的感觉。
我们把家以外的地方称呼外面,深深记着的,也许就是家里妈妈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