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可以说是佛门学霸。他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里,他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家里就莫名其妙出现了许多宝物。善财童子出生后家里凭空出现的财宝就更多了。不但从地下涌现各种金银,家里还突然多出五百个宝器,里面还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宝。 于是父亲就给他起名叫善财。
但善财是福德深厚之人,对精神上的追求远远超过了财宝。后来,善财童子到了福城东边的文殊菩萨座下,随后发心求学。
文殊菩萨告诉善财说,你福德深厚,但需要将其转变为智慧,那才是般若的根本。
善财跟随文殊菩萨修习,后来文殊又启发他,你要修习普贤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参访各地的善知识。
于是,善财离开了福城,一共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得以证果,文殊菩萨启发善财开启智慧,所以文殊菩萨是智慧与教诲的象征。这就是著名的“善财五十三参”。
这个佛教故事和释迦摩尼出家是一个道理。为了精神追求,善财童子舍弃的是财宝,释迦牟尼舍弃的是王位和权力。
西游记红孩儿就是源于佛教人物善财童子,许多人对佛教的认识来源于西游记。认为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一样是各治一方的法力无边的神。真正的修行之人不讲究神通,更不给人们相面算命。
佛经多是师徒对话或一个个的小故事组成。并不晦涩难懂。有些人不去体会故事里面的道理,反而偏偏执着于故事的真伪。比如佛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美景,有人却偏执着于是否真黄金遍地。善财童子家地下涌现各种金银,有人偏说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佛用精神追求和黄金做个比喻,不去体味其中的道理,却执着于黄金是否真实,是不是偏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