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没有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就没有灵动的作文素材。即使在亟待提升应试技巧的毕业班,我还是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写随笔,因为,这样自由的写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个有趣的灵魂。看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的一组镜头:
厨师的工作
唐梓洛
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下午,放学后的工作并不是作业。
我身着白色大褂,袖口上沾满了油渍,头顶着白色小帽,遮住了凌乱的头发。我今天是一名厨师,准确地说,是为厨师打荷的,真正的厨师是我的父亲。
父亲站在酒店的厨房的一号战线——粤菜线上,而我——担任打荷的任务,是负责将对应菜品的食材、碗碟准备到位,并将新鲜出锅的佳肴端给送菜小哥,送上餐桌。
炉子上冒着熊熊火焰,只见父亲将铁勺信手拈来,将一大勺水洒入锅中,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然后倒掉。接着,将鱿鱼须倒入锅中,随手便将油、糖、盐等调味料撒入其中,不需要时间思考撒多少料,因为胸中有丘壑,胜算早在不言中。
他又将青椒、洋葱放入爆炒,紧接着便是一锅香气四溢的铁板鱿鱼须大功告成,再将菜品倒入准备好的铝袋中,趁热加工定型,然后就成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铁板鱿鱼须。
我深感神奇,因为,我亲眼目睹了那粘稠滑腻的鱿鱼须变成餐桌上的美食。
厨房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旁边是负责淮扬菜的师傅,雪白的蒸汽似仙气一般从他的指缝和蒸炉的缝隙中溜过。他的大手似乎是因操练长满了老茧,面对灼热的蒸汽毫无畏惧。他将蒸好的饭菜端了出来。一盘清蒸鲈鱼,一碗碗粉嫩的鲍鱼,更让我惊讶的是,扬州炒饭居然也是蒸出来的。他的蒸功夫可是真功夫啊!
还有将面团变得造型各异的甜点师、创作着舌尖上的麻辣的川菜师傅、和父亲在同一战线上的其他粤菜师傅……他们都是创造着舌尖上的美味的厨师。他们娴熟的刀法,精湛的厨艺和令人惊叹的创意来源于他们对厨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和自信。
我望着这些在美食的舞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人们,不由地对厨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佩。
油烟中也能创造无上的美感!
让美味时刻在舌尖上跃动,这就是厨师的工作吧!
人间有味是清欢
唐梓洛的表哥
冬日的清晨,在厨房父亲的声声催促中,我穿好衣服,眯着惺忪的睡眼,趿拉着拖鞋迷迷糊糊的走向餐厅。父亲围着一条半新不旧的围裙给我准备早餐。
他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放在我的面前。
一股子清甜而又普通的气息袅袅升起,钻进我的鼻孔,伸入了我还尚处麻木的胃。我半眯着眼,端起那青花瓷碗,细细啜了一小口。
人间有味是清欢,此时我的内心只剩下这句话。
一股暖流淌入我的干渴的喉咙,唤醒了沉睡近八个小时的消化系统。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不再压迫我的神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气,滋润着我的胃。
这只是一碗白粥,简简单单。
煮粥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人家喜欢往粥里撒一小把干贝和虾皮,搁点葱花等调味料,这就是瑶柱海鲜粥。有的人家喜欢放点别的谷物坚果,诸如玉米,薏米,麦仁等等,最后放点白糖,这便是一碗五谷杂粮粥。
无可否认,无论是海鲜粥,还是杂粮粥,其滋味都比白粥缤纷复杂许多。可是,我不喜欢瑶柱粥的油腻,也不喜欢杂粮粥的甜腻,只单单爱那一碗平凡的白粥。
因为,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面对这这么一碗纯粹的白粥时,我的内心也是同样纯粹的。搭配的小菜总是多种多样的。我最喜欢的是咸鸭蛋。寻一只腌好的鸭蛋,轻轻切开淡青色的薄薄蛋壳。蛋黄都渗出油了,晶亮晶亮的;蛋白则是洁白如雪,质地细腻。还有一种食用方法我更喜欢,便是用一根筷子,轻轻捣破鸭蛋中空的那头,直接挑起一小块,送入嘴中。有鸭蛋时,白粥总是不够吃的,一个鸭蛋足够我吃两碗白粥。脆嫩的乳黄瓜也是伴粥的佳品。清晨,酸酸的味道是最开胃的。
家里熬粥最多的人是我的父亲。
每天一早,他就起床为我做早餐。他熬的粥谈不上有多高明,有时太稠,有时太稀。常常,我一边吐槽这他的煮粥技术,一边喝完了碗底最后一口粥。父亲他时常上晚班,有时要到凌晨一、两点钟回来,而早上六点又要起床为我做早餐,我没有资格,也没用理由挑剔。每当我喝完粥时,父亲脸上总挂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自上高中以来,我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尝到母亲的粥。每天晚自习一下课,我顶着寒风,瞪着自行车向家的方向飞速驶去。每当我站在家门前时,总闻到一股平淡而又充实的温暖粥香,像一只温柔的手,撩拨着我空虚的胃。母亲总是备好一只我最爱吃的咸蛋,等我回来。一碗粥下肚,身子也热活起来。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点我坚信。
生活不需要那么多激情,不需要那么多功利,喝白粥的日子,平平淡淡,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就是一锅粥,无论曾经多么花里胡哨,多么复杂,多么缤纷,最终都将褪去浮华,平凡却不平庸。
我喝完那碗白粥,仿佛那个当年的东坡居士捧着碗感叹:
“人间有味是清欢。”
(唐梓洛小伙子已经写出两篇精彩的随笔了,两篇都是从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来,都捧着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味父亲和母亲的工作过程,都从中发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美丽,何其难能可贵!他还发来了表哥的文章,我从中发现了他向表哥学习,以表哥为榜样的决心。同时,我也深有感触:这个高中的男孩真能写!正因为有这样有爱的家庭氛围、有这样有情的家庭成员,所以,才有了这两个孩子笔下这样有温度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