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9期“春节”专题活动。
这周的主题是“春节”,那我就来讲讲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我们除夕夜是的团结场景。
春节又叫“过年”,是我们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是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狭义上讲,就是指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广义上讲,春节是从腊八节或者小年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九,都算是春节。
按照春节期间的民间习俗,我们需要做好下边这些事情。
一、新春扫尘
春节扫尘的习俗早在很久前就是有的。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不好的运气统统扫地出门。
二、贴对联、福字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三、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南,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还有些地方,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
五、守岁、给压岁钱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邻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当然,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
六、燃放炮竹
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为安全我们还是应该遵守规章制度。
七、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
我们家,三十晚上一家人围聚在桌前,一起包饺子,看春节晚会,陪老人聊家常,畅人生,说感悟,做佳肴。半夜十分,菜肴已摆满桌,饺子已下锅,鞭炮已燃响,酒杯已斟满,大家举杯互相恭祝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老人喜乐安康,孩子健康快乐。所有人都心随所愿,所有事都顺顺当当,所有家庭都圆圆满满。
春节的团结,扫除了一年来所有的不快,不顺,不幸。愿我们新的一年吉祥相伴,快乐永随,幸运连连,顺利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