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当年妈妈离世的那一天,没有悲伤,只是很想随妈妈离开,到处寻找农药没有找到,之后经过了很多很多年,不敢提及与妈妈相关的字眼,只要想到提及便忍不住流泪,在心里在眼里在脸上。
后来后来后来,也许是时间吧,也许是经历吧,也许是不断的学习吧。
第一步:可以提及这个字眼了。
第二步:可以提及妈妈及事情了。
第三步:可以开始看到妈妈的全部了,看到妈妈对我管教有效地方,看到妈妈对我教导不妥的地方。
第四步:可以看到妈妈的爱,妈妈的自在,妈妈的悲伤,妈妈的愤怒;妈妈的优点,妈妈的缺陷,总之,是妈妈作为自我的人的一部分。

这是麻麻最爱吃的菜。
哀伤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一个常态,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哀悼的过程,一个人的成熟与否就是看如何对待哀伤,因为哀伤,其本质就是丧失。
一个人心理成熟度,反应在对待丧失的态度上,这是一种能力。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丧失,例如时间,金钱,年龄,一滴水用了便没有了……
丧失还表现在:亲人、友情、岗位,关注,钱,权,名,利,色,一片叶子,一个风景,一朵花……
如何对待,如何面对,如何整合,反应一个人的心智成熟度。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丧失不断哀悼的过程,丧失是常态,如果丧失了,就去纪念、去继承、去体验、去整合。
现在,每当季节允许,我就会象当年的妈妈,特别愿意吃苦菜,这是一种纪念。
每当有好吃的东西,我就会想着我的婆婆,给到她,因为妈妈常年生病,于是家里只要有点好吃的就习惯性的给妈妈,现在只要有新鲜有营养的就给到公婆,这是对当年行为的延续。
每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妈妈对我的爱,给我的教养方式,这是一种继承。
每当我遇到事情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爸爸妈妈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现在这个时代,这是整合。
虽然,我知道生命是一个不断丧失,不断哀悼的过程,同时自己还是在丧失的时候有些不情不愿。
例如时间,一天下来感觉事情做的不多,会有些许焦虑;自己身边的东西或者人突然不见或者暂时离开,有点距离的时候,会猛然心颤微微。
同时,也真的也宽慰了很多,这种丧失感会用纪念,继承,整合的方式去调整,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常态。
我知道,同时我相信,父母一定会笑着看着他们当年的宝宝,慢慢的开阔了当年他们的视野,长大,变老,有一天也会融合,再分离,长大,变老,再融合,再分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