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上说,“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么多困难,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成功机会几乎是零。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块巨石、顽石,在人生及事业成长道路上,阻碍着人们前进。
我对自我设限有另一个维度的理解。
以前我不认为自己存在自我设限的问题。我开朗外向,乐于向人请教,也敢于接受挑战。我自信乐观,不会被利益诱惑也不会盲目行动。但当我真正有了更深的思考后,我发现,自我设限也是自己底层思维模式之一。在面对一个挑战或者一个机会的时候,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思考,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一个机会,有的人拒绝可能是因为不屑,有的人拒绝可能是因为不敢。
所以说自我设限不是自卑者的标配,自信的人同样有自我设限。你不愿意去尝试你认为愚蠢的事情,你不愿意去接触你认为不是一路的人,你对事情的判断永远用自己的经验和见识,这也是一种自我设限。我们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所以聪明人也会自我设限。
而我们在面对别人的选择的时候,不会知道他的选择背后的思考,或者说我们也只会知道他愿意让我们知道的他的思考,以此判断这个事情难免也会遇到一些坑。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热门的领域,很多人在里面赚到了钱,也展示出赚到了很多钱的愉悦状态,开始可能我们会怀疑,但是慢慢的可能变成了怕错过,焦虑的心里。等我们不顾一切也进去这个领域,才发现我们是等待被割的韭菜。
韭菜可能会在焦虑——纠结——掉坑——挣扎——挣脱——焦虑这样的循环中。发现怎么总被割?我在做了大量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还真的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我们受限于自己的见识和思维,所以就会落入很多心里陷阱。
好了,怎么破?
第一步,正视它
这是我自己在用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效果。所以分享给大家。
先找纸笔,在安静的时间安静的地点。写下自己的常用思考模式。你习惯于什么?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你在哪些方面给自己设置了条条框框?你当下遇到了什么问题?不用有什么限制,就是去写下来。
举个例子:
比如:我总是觉得别人在议论我
我总是觉得能自己搞定的就不要麻烦别人
我经常遇到小人
等等,写下了这些后,自己好好地去读一下。去回忆在事实中发生事情验证一下。是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和不好的体验吗?
第二步,打破它
写下他的相反的思维方式
比如:别人并不会特别关注我
合理利用资源互惠互利
我经常遇到贵人
这样是不是很棒? 好的。可以把这些写在一张纸上,或者存在手机的备忘录。每周拿出来去复盘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自己这么想的时候,就想到那个相反的面。把相反思维训练成习惯。
如果你试了如上的方法,一个月以上,欢迎你给我留言看看是不是有收获。
我自己用这个方式,打破了自己很多思维惯性,也降低了不正常的期待,对待事物的看法都有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其实这个是特别简单的方法,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这是什么鬼?你想想,在你对一件事情没有经过行动就用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就去判断,总担心别人套路你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你的自我设限呢?(我就是)
当然我们现在的精力非常有限和碎片化,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记录精力和时间去训练。从最简单可行的方式去做验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试试!
我是知一,让我们相逢在成长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