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父亲节,我又读到了好几篇感人至深的关于父亲的文章,如水老师的《母亲的干爹》,炎炎的《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我也想起了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以及我中学时代父亲的背影,似乎天底下好多父亲都有一副共同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插图
我中考那年,在老师的建议下,父母让我报考幼儿师范学校——那时幼师是很吃香的职业。这类学校需要文艺方面很突出,而我虽然喜欢文艺,但从小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于是一家人决定临时抱佛脚,父亲托人在县城给我找了一位声乐辅导老师。
辅导老师家离我学校大概有5、6公里的距离,那时的公交系统也不发达,接送我上辅导课的任务便落在了父亲头上。他每天中午把我带到老师那里,辅导完,再把我送回学校上课。那时,他还骑着28自行车。
父亲平时不善表达,他总是默默地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在我们面前威仪十足,以至于我们姐弟几个都有点怕他,和他交流甚少。因此那几天我是有点受宠若惊的,那也许是脱离孩童时代后我们距离最近的几天。
北方的初夏还不太热,温煦的风吹得人很舒服,但却并没有给我的父亲带来惬意。他载着我,奋力蹬着车,浅灰的确良半袖的后背处已微微汗湿。
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得以近距离地观察着那具也许小时候驮过我,但却逐渐陌生的背。
父亲本是一位伟岸、相貌堂堂的男子,他要生在条件优渥一些的家庭,刚入不惑之年的他一定风华尤茂。但我的父亲偏偏早早就尝遍了生活的酸苦,驮着我的他,虽然还不至衰老,但落在我眼里的背影却是那样瘦削,像几块嶙峋的石头刻成的雕塑一般,冷峻苍凉得让人心疼。
我望着那具背,偷偷抬手抹掉了掉下的热泪,暗暗发誓要努力考上,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可是最终事与愿违,那场考试我在面试环节就被刷了下来,我失落了好几天,也不敢面对父母,还好后来去上了高中。
这件事情已过去20多年,也许父亲早已忘记,但于我,父亲那深沉、巍峨的背却一直印在心里!他提醒着我亲恩的浩荡,提醒着我去理解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爱。
(附上今年早些时候为父亲写的一首诗:《那棵大树》)
背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