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社会离不开标准化,各行各业的标准化让技术快速提升,标准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大家肯定记得多年前家里会有很多充电器,一部手机一个,再加上收音机、复读机、手电筒等等,无处收纳,想用一时又找不到,烦恼不断。后来有了标准USB接口,我们出门再不必带很多充电器。
在这方面,我感触更深。以前维修电器和水龙头,各自厂家标准不一,为一颗螺丝或一个龙头芯子要跑遍浔城还不见得买到,只能整体购新件。
现在好了,螺丝只要去标准件商店便能搞定。一个龙头滴水,只要换龙头芯子,二十几元的龙头,芯子只要五元钱,即方便又省钱,这就是标准化的好处。
标准化好,在工作上也受益匪浅。安全生产工作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根据规范再制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清单。有了这些,工作中只要一丝不苟执行就好。
不成想,我活着活着也标准化了。并没有去刻意标准,日子久了便被标准。如何说被标准化呢?生活是自由的,不会因为没有执行标准被骂被抽被扣钱。是的,那天走在路上忽然想到自己的生活太标准化了。
年轻时,晚上没十二点不会睡觉,我始终以为睡觉是浪费生命。而今,十点半准时关灯睡觉,偶尔拖延,一旁的监督员便会唠叨。其实十点就上床了,要看半小时书,这也是标准程序。
常有朋友约宵夜,一概拒绝。夏日,啤酒、烧烤、饺子,于我毫无引力。每日初晚散步经过锁江楼附近一大排档,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生意日日火爆。不能让我流口水,倒是勾起人近黄昏的悲凉感。
有睡便有醒,早上六点会自然醒来。七点会准时收看中央二套《第一时间》,追随好多年,我与主持人的年龄差越来越大。
标准化就是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固化,定要完成不可。我早晚要健身两次,俯卧撑五十次,二十斤哑铃动作八十次。这些动作还是有些累,内心里是不愿意练,躺在沙发里随着时间流淌多好啊。可每天不完成标准动作,心里便烦躁不安,早已被标准化,成了生活必备项。
生活标准化不见得是好事,标准化生活过于单调寂寞,缺少与朋友沟通。当下人追求的是生活要精致:派对、午茶、养生、旅游、宵夜。多彩人生。
当然,生活标准化与精致并不矛盾。深居简出的生活也能过得精致,看书、写字、煮茶水;养花、种菜、烹鱼肉。
不过生活中有些元素太标准化是不太好。发现年轻女孩美容过于标准,眉毛脸型大同小异,我是有些脸盲症,看外国人分不清彼此,现在看中国女孩也是如此。
如今老年女人穿衣太标准,红裙绿袍加丝巾,标志性人群,并不见得美观。老年人更需打扮个性化,活得精致和精彩。
工业4.0版的社会,智能时代,人的生活会越来越被标准化。做菜有标准佐料包,散步要有一万步,起床要喝一杯水,油炸花生米一次吃十颗等等。
只是人的思想最好不要标准化。
2019.8.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