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

作者: 哈培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22:26 被阅读0次

        仲夏,傍晚时分,友子跟随老李跨进了“李宅客栈”老旧的木门槛。

      住下了,友子的心安稳了许多。平遥古城是他向往已久的旅游地。不过,他没有想到会在此时来到这儿。到这儿来旅游,是离别前儿子给他的建议。北京到这儿有高铁,很方便。

        晚饭他是在南大街的一家叫“正隆昌”的小店吃的。吃了“过油肉”、“碗托”等名小吃却不过是酒肉穿肠,饱腹而已,并未感到美味。出来时,整条老街都红亮起来了。家家户户“大红灯笼高高挂”,圆形、桶形、马蹄形、蝴蝶形的,各种形状,颜色却都是红的。这温馨祥和的氛围勾起了友子似曾相识的记忆。去年冬天,他和儿子到丽江旅游,看到了几乎同样的场景,只不过,丽江夜晚的灯火更明亮、绚烂,而且不只是红色,可谓五光十色、光怪陆离,渲染着除古朴典雅以外的神秘浪漫的现代气息。儿子被丽江的美景迷住了,当时信誓旦旦地说,将来还会来丽江。将来还会来丽江?跟谁来?该不是跟我和你妈妈吧?他当时这样想。

        徜徉在平遥古街,他真的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也或是一种穿越的感觉。借着点酒劲儿,他感觉到自己就是明清时代的人了。身上穿着长袍马褂,头戴员外帽,脚着方头靴,左手持折扇,右手捋长髯,在这古街上踱着方步,左看看,右瞧瞧。游丽江时,儿子曾说过,若他是古人,至少应该是个员外,就象《水浒传》里的那个武艺高强、开明豁达、仗义疏财的卢员外一样。这使他不禁得意起来。

      他踱到一家小店门口,被摊床上摆着的一支红色的小拨浪儿鼓吸引了。拨浪儿鼓的皮黄色的鼓面上画着一双着古装的小儿女,煞是可爱。他拿起一支摇了摇,“乒—乒—乓”拨浪儿鼓发出清脆的响声。儿子六个月大时,有一次他下夜班回家,带回了一支类似这样的小拨浪鼓。他拿到儿子的小床边摇了摇,儿子竟高兴地咧开小嘴儿,第一次发出串串响亮的“咯咯咯”、“咯咯咯”的笑声,逗得他大笑起来,禁不住俯下身子抱起他,在他粉嫩的小脸蛋儿上亲了又亲。妻子闻声进屋,发现儿子的双颊片片绯红,急问怎么了?他只是痴痴地笑,不作答。哈哈,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他没来得及刮掉的胡茬儿犯下的错儿。想到这儿,他不禁哑然失笑。

        按照儿子的叮嘱,他要给整日忙于工作的妻子买份礼物带回去,买什么呢?正想着,眼前晃过一个瘦削、熟悉的身影,这不是老李吗?

      “嗨,老李,你上哪儿去?”他快步向前,拍了一下老李的肩膀。

        老李回过头来,有些吃惊地望着他说:“我没什么事儿,出来走走。”

      “正好,问问你,平遥有什么特产适合买给女人?”

        “盒子。”老李不假思索地答道。“就是平遥特产‘平遥漆器’中的首饰盒。纯手工制作,从汉朝传到现在,女人们都喜欢。”不等友子发问,老李便接着解说。

        “去哪儿买好呢?”

      “南大街上有个百年老店叫‘德芳阁’, 那里的漆工手艺好,我老婆以前在那干过。”

      “我老婆从单位下来,在那儿做了六年漆器,是推漆的。后来身体不大好,就回家了。”他又自顾自地说着。

      “那就带我去‘德芳阁’看看吧。”。

        两个男人开始一同在这古街上漫步。

      “这是南大街,是中国最早的华尔街。平遥城最兴盛时票号达20多家,在南大街形成了规模。现在南大街的百年老店多着呢,有百川通票号、同兴公镖局、天元奎客栈……”老李热心地向友子介绍着,并在路过的百年老店前不时地帮友子拍照。

        “平遥的百年老店大多是自家经营,只有少数出租。南大街是古城的经济中心,房租比我家的衙门街要贵,我家那儿是政治中心。别看这两条街十字交叉,离得很近。但房租差出快一半儿呢。”老李快人快语,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南大街房租多少钱?衙门街房租多少钱?”友子好奇地问。

      “南大街商铺一年一间租15万,我家一年一间租8万,两间才16万,我家的房也是小了点儿。”老李毫不隐晦地回答。

      “行啊,你和老伴守着这两间门市房还有两间旅店,日子过得不错啊!”

      “嗨,没意思,没事儿干。”老李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前几年在外搞建筑,去年才回家,没再出去干。快五十,再干也累。”

      “孩子呢?没在家?”友子根据他的年龄猜测着。

      “没在家,就一个儿子,当兵去了。”

      “哦……”友子觉得他和老李好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却又不想去想,也不愿说。

      友子从衣兜掏出烟,递给老李一支,替他点上。自己也点燃了一支,深吸了一口,之后任由烟气从鼻中、嘴中长长地呼出,好象只有这样才能放松他那根紧绷的神经。末了,他还是追问了一句:“就一个孩子,送去当兵,你舍得吗?”

      “不舍得又能怎样?他大学没考好,自己想参军,想去部队上锻炼锻炼,将来也想考军校。”老李深吸一口烟,若有所思,张嘴慢慢地吐出一个又一个烟圈儿。

      很快,他们走到了“德芳阁”漆器店,友子为妻子挑选了一只画有牡丹的漆器首饰盒。

      一天的劳顿和忧虑使友子感觉到了累。于是,二人走上了回家的路。

        洗漱完毕,倒在床上,睡意很快袭来。他费力地挑开眼皮,看了一眼微信,儿子还是没有消息。不知道这小子飞到哪儿了?他思虑着,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早上,他在老李的帮助下,拼车去了王家大院。

        作为王姓这个中国第一大姓中的一员,友子为此自豪了40多年。今天终于可以踏上寻根问祖之路了。这座清代民居建筑的扛鼎之作,素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称,现如今是海内外唯一一座王氏家庭文化博物馆,令王姓后裔引以为豪。友子在静升王氏始祖王实的塑像前鞠了一躬。相传,王实为人善良谦和,在卖豆腐途中救起了一位病倒街头的老人。老人病好后答谢恩人,为他选择了这块宅地,最终使王家二十八世人丁繁茂、才杰辈出,为世人留下了恢弘的王家大院建筑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王家大院及其始祖的故事,友子是要讲给儿子听的。他要让儿子牢记华夏之根,牢记中华美德。他要让这唯一的儿子将来留在国内,留在他的身边。

      返回平遥时,已近正午。行李非常简单,几分钟就打点好了。他去跟老李退房。

      “回北京?”老李问。

      “嗯,在北京转车,回滨江。”

      “滨江?黑龙江省的滨江市?”老李瞪大眼睛问。

        “是啊!”友子看着他,也睁大了眼睛,为他的吃惊而吃惊。

        “我儿子在那儿当兵啊!”老李激动地说。

        “啊?在哪个部队?”

        “船艇大队!”

        “哎呀!在城东,离我家不远,你怎么不早说呢?不是给你看过我的身份证吗?”友子连珠炮似地问。真是太巧了,偌大个中国,在这儿竟能邂逅与家乡有联系的人!

        “嗨,我没细看呐!”老李挠着头。

        “你儿子当兵几年了?”

        “两年了。入伍的时候20岁,今年22岁了。”二人聊了起来,亲切感油然而生。

      “这小子两年没回家了。本来今年前些日子要回来的,可正赶上部队老兵退伍,纪念抗战胜利活动又多,就没有回来!”老李遗撼着。

      “你们两口子没去看他吗?”

      “没去,他妈妈身体不好,还得照管房子,走不开呀!”老李无奈。

      “你儿子有照片吗?”

      “有!”

        老李拿来一张全家福和一张儿子的单人军装照。

      “这是他刚入伍时拍的全家福。一入伍,这孩子就长大了,更自立、更懂事了!”老李兴奋地说。

      “这是他今年晋升士官后拍的。他在部队里干得可好啦,最近,还被选上参加军分区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了呢!”老李不无自豪地说。

        友子急忙用手机翻拍了照片,然后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又和老李合了影,留下了电话、微信,最后叮嘱老李,在滨江,他儿子若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尽管找他。

      “我回家后替你去看看孩子!”友子背起行李向老李告别。“说不定我将来还会来平遥,还住你这儿呢!”

      “谢谢了!再来一定住我这儿,不要钱了!”老李忙不迭地说。

      老李送友子走出很远。分手后很久,友子仍能感觉到后背上老李灼热的目光。

      临上火车,友子看了一眼微信,不禁眼前一亮。“我到英国了!格拉斯哥真美!等会儿给你们发照片!”儿子终于飞抵英国,开始了他憧憬已久的留学生涯!这一刻,他的心里感觉到了踏实,眼底热了起来,眼前有些模糊……

      回家后不几日,他和妻子去船艇大队看望了老李的儿子。

      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友子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猛然看到二孩政策放开了。他欣喜若狂,马上给正在加班的妻子和远在平遥的老李发出了一条同样的微信:“二孩政策来了,咱再生一个吧!?”放下手机,他却陷入了迷惘……

相关文章

  • 同病

    仲夏,傍晚时分,友子跟随老李跨进了“李宅客栈”老旧的木门槛。 住下了,友子的心安稳了许多。平遥古城...

  • 同病

    第二天,不对,昨晚我已经熬过凌晨啦,这还算是一天,没有到第二天。算啦,算啦,这不是重点。 咦,有人给我发消息。 “...

  • 同病

    固定圆圆的肩胛骨上的“钢钉”已经存在俩年了,按理说早该拿掉了,可今年从年初开始不是特殊情况吗?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

  • 同病相爱

    文|翛岩 『 01 』 落日余晖洒进单调的容不得一点色彩的病房里,过不了一个周的时间就见不到这么美的夕阳了,比起...

  • 中医名词I营气同病

    营气同病 温病辨証。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証,称营气同病。

  • 一起做到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1

    中医治疗方法有祝由、导引、按跷、砭石、针刺、艾灸、毒药。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病,有同病同治,有异病同治;有同病...

  • 四大“终身病”同根、同源、同法、同治

    四大“终身病”同根、同源、同法、同治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一向被认为大病、“终身病”。意思是不可治愈。不过...

  • 同病相援

    近期在网上买内衣,挑了一家店主也是乳腺癌患者,我想同病相怜,照顾下生意也是应该的。没想到我要的款式她家没货,店主答...

  • 人类的同病

    人类的思想是执实性的,这是所有众生的毛病,执着一种虚妄的缘起法为实在的--慧律法师 执假为实,以妄为真,都活颠倒了

  • 同病相乐

    伏案工作太久,又在电脑前熬了几夜,病就这样来了:脖子柔弱得象一根打蔫的葱,微微一转就疼,偏偏昏沉的头又重得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zm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