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最早养成喝茶的习惯大概是因为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先前在乡村里住着,凡是家里来了客人,奶奶总要拿几个玻璃杯从暖壶里倒出几大杯茶,也不管得客人是不是喜欢喝茶,总是要再三相劝,让客人牛饮几口她才喜上眉梢,奶奶不懂得什么叫“茶满欺人”,客人没喝几口茶,她就要给填补上,杯子里的茶水永不见底,待到客人要离去以后,几杯子茶还热腾腾的冒气。
奶奶的茶很有特色,当然不是什么贵的好茶,以至于到后来我喝了许多品种的茶叶之后总觉得奶奶的那一道茶好似总有那么些特别的味道。地道的粗茶,天亮时候烧一大锅热水,放半把茶叶到大暖壶里去,然后用大勺子把热水灌到暖壶里去,另外几个暖壶不放茶叶,三几个暖壶就是家里一天的茶水了。如果一天不见几个客人,那几个满满的暖壶是足够的了,就不需要再添水了。
爷爷爱喝茶,一天出去劳作的时候,奶奶会在一个铝制的行军壶里灌满热茶,我陪爷爷到田地里去劳作,爷爷常坐在田间灌几口茶,然后掏出烟丝烟纸用石头沾湿了卷起来,猛抽几口烟,再仰头咕噜咕噜灌几口茶,伴着泥土青草的味道,解了乏就又站起来挥锄头。有的时候爷爷会忘记带他那个行军壶,我在家时奶奶就会让我送到地里去,有的时候奶奶也自己送去,好像没有那壶茶,好像一天的劳作就不能继续。奶奶有的时候也到田地里去挥锄头,她没有行军壶,只是用一个大可乐瓶子灌满半凉的茶放到箩筐就去了。
后来,我也爱喝茶,几乎到了无茶不欢的地步,上学的时候保温壶里总是灌满茶水,热的凉的都可以,上班的时候一天到晚茶杯业不能够离手。爷爷早已经不到田地里去挥锄头了,我们从小乡村到了深圳的家里,爷爷已经不喝奶奶大壶茶了,姑姑叔叔或者是麻将雀友总会给他送各式各样的茶叶,他的茶几上常年摆着一套功夫茶具,只要在茶几前坐着茶不断。我也不常喝奶奶的大壶茶了,茶叶在茶水里泡着,大暖壶闷着茶叶让茶水泛出一丝的苦味,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喝茶方式,到了城市,喝茶也喝得科学和讲究了。可是就这样,奶奶还是每天都会烧水闷茶,不用以前的大暖壶了,换了个小茶壶,特地从老家里带来的粗茶,喝完了还要托人从乡下带出来给她,每每逢客人来家里作客,奶奶还是像以前一样倒满茶水招待客人。
现在奶奶老了,老到我已经长大,她也管不住我了,我常常熬夜到三四点不睡窝在房间里,听到奶奶循着黑到饭厅的桌子上倒水喝,从倒水的声音里我听出来,三四点钟的半夜,奶奶还是灌了几大口已经凉掉了的茶水。我在房间的书桌上看书,案头放着茶杯冒热气,茶杯里的茶叶是别人送给爷爷的礼茶,我觉得,我喜欢那股子味道哦。有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有些狠心,也许正是我深夜不睡觉让奶奶再三起床来倒水喝,我听到倒茶水的声音,我听到奶奶的脚步声,我听得出来,奶奶早就不敢唠叨我早睡了,她怕我的坏脾气,但是夜深了,她用三番五次的起床倒水来提醒我早点休息。或许,奶奶真的老了,老得要一夜不能够听到半点声响,睡觉轻得过分。
昨天我和几个狐朋狗友到外面吃酒到深夜,晚上一身酒气的回来倒床就呼呼大睡。天亮的时候,奶奶已经出门买菜了,过度饮酒导致极其口干舌燥,昏昏沉沉的早晨,我顺手拿起杯子倒满一杯茶壶里的茶,我不知道是过度的失水导致,还是那清晨大壶茶的底色勾引出我童年的记忆,喝一口热气腾腾的茶水,我感觉到,冬天到了,可是无比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