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课程】《贫穷的本质》
【题目】我们原本富足
【字数】480
《贫穷的本质》这本大部头太难啃了,对于没有贫富概念的我来说,心灵的匮乏比生活的贫穷更无法忍受,试着透过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看待心灵的贫穷和富足。
小时候,我的家庭不富裕,但我的父母勤劳而不抱怨,从不把生活的艰辛当做负担。
爸爸自学木工手艺,是打家具的好手,他的好奇心和专注力无人能比,经常一整天都在院子里做着木工活,不吃不喝的。他曾经自己设计制做了一个欧款的沙发,非常漂亮,他也做鸟笼、文具盒等小玩意送给孙辈,至今被外甥们珍藏着。记忆中的父亲爱发脾气,但从不打骂孩子,只是针对母亲。
母亲聪慧忍耐,曾自学裁缝开过餐馆,设计制作新款服装,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前,我最喜欢趴在她的缝纫机前看她飞线走针为我制作新衣,妈妈虽不苟言笑,但我总能从她心甘情愿的付出中感受到爱。
童年的回忆里充满的玩耍的喜悦,从没有怕犯错被指责的担心,反而是怕玩耍中如果身体受伤会被限制外出的情况发生。所以,追寻事物的本质远比获得外部评价对我的吸引力更大。
就算从小生活在贫穷中,但若从不被灌输生活是艰辛痛苦的概念以及不被随意评价对错,天生富足的心灵就不会被贫穷思维裹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