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s$
在各个平台上搜,“英语专业毕业了能干嘛?”,答案往往就这四种——
老师,考编,外贸,翻译。
其中,如果是个事业编老师,那更是了不得,几乎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天花板。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二八定律,一定会有一些能人不在这四种答案中,创造出更厉害的答卷,这里只说的是平台搜到的和我实际看到的一些常见答案。
室友是英专毕业,当了老师,最近考虑换工作,苦恼于英语专业毕业选择的狭隘。
而我不是英专,但也早早放弃了所学专业,坚定的在翻译的道路上爬行。
其他学英语的同学,差不多远一点的就是在外贸行业了。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英专毕业,选择不多。
今天开始恢复学习,久违的充实感突然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难道除了就业狭窄一点,英语专业所学就全无用处了吗?
何况也不一定是英语专业的锅,我若是学艺精湛,也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去当那个二八定律的二。
想来英语塑造了我的语言习惯和理解能力。
在学翻译前期,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了解中英差异。中文是含蓄的语言,重点落在最后;英语是直白的语言,习惯开门见山。
如:
中文——“见到你很开心。”
英文——“I am glad to meet U.”
英文是直抒胸臆的语言,汉语则委婉,把表达重点藏在最后。
可能是有这种语言直觉,在面对一篇小作文,尤其是表示情感的小作文的时候,我会敏锐的拆解出“主干”和“枝叶”,拨开繁杂的信息去看说话人最核心的目的。
懂得别人的表达重点,是学翻译教给我的事,同时中英语言差异的学习,也调整了我的说话习惯。
我会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目的,尽量减少被误解和猜测的空间,这样也节约了“误解”和“解释”的时间成本。
比如朋友约我,我不想出去玩,我就不会找理由,今天有事怎么怎么,我会直接说心情不好,不是想出去玩的心情,想在家待一天。
朋友也会表示理解。
仔细想想,我所经历的东西、学习的东西,于我而言都是有裨益的,不一定是以工资的方式直接体现,但在无法用金钱计量的层面,让我获益良多。
我的上份助教工作压榨了我,但也练出了我快速分析别人学习薄弱环节,精准提供提升方案的“一对一私人订制计划”的能力;
校长的快节奏弄得我们怨声载道,但同样也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对金钱的渴望”和“我一定要做成某件事”的心气,才是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核心。
大学加入三年辩论队,越往后我越发现自己口条不算清楚,感染力也欠佳,其实不适合辩论。
但辩论环节中要求的复盘环节,这个习惯我沿用至今,让我所有的经历不只是经历,一定会让我学到一些什么。
我们学的东西不一定会变成直观的真金白银,在钱包里哐当作响;但若有心,这一切皆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痕。
就像乔布斯的“连点成线”论那样,他并不知道大学辍学后因为兴趣学的书法课,会奠定日后开发Macintosh计算机漂亮文字版式的蓝图,所以他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一个普通女孩,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和天才类似的心得。
请你也一定要连起你生命中的点,相信所有经历过的点点滴滴绝不是徒劳的故事,依旧如乔布斯所言:
“所以你必须相信,那些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因缘,随便什么——因为相信这些点滴能够一路连接会给你带来循从本觉的自信,它使你远离平凡,变得与众不同。”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