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涵是我们智慧阅读书房三年级的学员,小涵特别喜欢看书,每天在群里读书打卡,但我们看每天读书打卡的时间点一般都是晚上10点甚至11点多。
这周六上课和现场老师聊起这件事情,我们都认为孩子也就才三年级,每天都10点多甚至11点多睡觉有点太合适,影响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
课间,我专门走到小涵的身边问她:小涵,你每天坚持读书,真的是太棒啦,你每天都那么晚睡觉吗?”
小涵说:“我有一天凌晨5点才睡觉呢”。
我说:“为什么那么迟呀?”
她说:“我没有读完书,作业没有写完,我妈妈就一直不让我睡,一直到凌晨5点,”我有点不相信。我说:“那你早上不上学吗?”
小涵说:“上呀,我就睡了一小会儿”。……
我沉默了。
等她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我就问她的妈妈,妈妈告诉我说确实是那样,睡得有点晚,是4点,然后第2天白天,她说身体很不舒服,难受。奶奶都吵起我来了。
我就想呀,教育的这种“军备竞赛”模式,后果是什么?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两个补习班,他上四个补习班。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妈妈群里,看到一个转发的新闻,讲的是一位文科出身妈妈,为了辅导孩子考大学,硬是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理工科的学霸。
我当时看完这个新闻后,就在妈妈群表态,我说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家孩子以后就让她开个奶茶店得了。结果其他的妈妈纷纷表示,他们的孩子也要开奶茶店。我就意识到,看来这个奶茶店竞争也非常激烈,我们家的孩子还是开煎饼店算了。
这种恶性竞争在我看来,它有几个后果。第一,它是对女性的伤害。无数的职业女性本可以在事业上绽放,结果却因为被卷入这种恶性竞争,不得不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孩子教育的“军备竞赛”中。第二,它是对家庭关系的伤害。本来非常和谐的家庭关系,因为你要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导致家庭关系鸡飞狗跳。第三,它是对教育公平的伤害。到最后你会发现,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财力、气力、耐力。如果你能上得起最好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前途,于是乎,妈妈们拼命的把所有的知识让孩子的脑子里边塞呀塞呀,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孩子学习好你就有面子,会教育,孩子学习不好,你就没面子……
但是,这一切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很普遍,自杀的低龄化趋势非常严重,每5位中学生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一个孩子,怀着对世界的无限憧憬长大,结果,我们所有的大人合谋起来告诉他:你的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试,完全了无生趣啊。就算不抑郁、不自杀,在这样的恶性竞争里成长,也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