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形同陌路,
而是天人永隔;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不亲不孝,而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今天回去看到母亲愈发的老了。她提着个垃圾桶,佝偻着背踯躅前行。我大喊一声:“妈”。母亲满脸刀刻般的皱纹便如蟹菊般瞬间绽放,眼睛里也有了光彩。我上去抢垃圾桶,母亲兴奋地喋喋地说:“不倒了,不倒了,也没有多少垃圾。快进去,快进去。我来拿吃的。”她一面说一面折转了身子,步履似乎轻盈了许多。我以为她会拿什么犒劳我呢,只见她两手空空,讪讪地呢喃道:“放哪里了?还是吃完了?”为了掩饰即将夺眶的泪水,我连忙假装洗脸的样子,奔进厨房,用手掬了一捧水向脸上洒去。母亲趋着小碎步忙不迭地递过了毛巾:“快擦擦,快擦擦。”柔软的毛巾吸干了脸上的清水,眼睛里的泪水。我好受多了,一把抓过妈妈的手:“来,妈妈,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妈妈看到了煌上煌的猪脚,可我在母亲的脸上捕捉不到那种欣喜。这可是以往母亲最喜欢的食物啊!“崽呀,我可能咬不动了。”“妈妈,我去切碎,再用高压锅压一下。”“不要了,那已没有那个味了,你陪我说说话吧!”我把母亲的手放在我的手心,耐心地听她说着说了几百遍的故事。
多想就这样伴着她,听她絮絮地唠叨。这于母亲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于我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我有自己的小家,与母亲的距离并不是“一碗汤”的距离。看到母亲倚在门边目送我离去,这短暂的幸福于母亲何尝不是一种奢望?于我又何尝不是一种奢望?

爸爸的骤然离世,让我深切地领悟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哥哥姐姐们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挣不完的钱。他们对母亲总是用钱来打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吃整根甘蔗,什么时候要用刀将甘蔗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吃;他们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用牙咬开山核桃,什么时候要借助小榔头敲开;他们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咬动猪蹄,什么时候已经放弃了对猪蹄的嗜好;他们不知道母亲的苦与乐;他们不知道母亲的孤独与寂寞;他们不知道钱也有很多东西买不到的;他们更不知道“牛老老一春,人老老一年”的道理。望着耄耋之年的母亲,我哀!
(摘自新浪博客)
读后感(心灵撞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时常在文章中和人们的口中出现,我想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吧。本文并没有太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只是淡淡的表述回家后从母亲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的变化,但却更能让人沉思。我们拼命努力的长大,却忽略了在我们长大的同时父母正在变老。我们在职场拼命工作,如履薄冰的处理同事关系,挣着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步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人生阶段,真的感觉肩上的重担、力不从心、害怕很多未知的疾病和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我回家的次数更少了。特别是2015年父亲离我们远去,我才深深明白——“父亲在,天在;母亲在,家在”;每次携妻儿回家,看到母亲灿烂的笑容,关心的话语,热腾腾的饭菜,回家时给车里满载的母亲自种自产的蔬菜、鸡肉鸡蛋,我心中的愧疚越深!是什么让我不能放弃钢筋水泥繁华的城市,束缚于职场藩篱,不能做到携妻儿与母亲像我脑海中儿时的幸福家庭生活。我开始体会母亲,更愿意陪在母亲身边,听她絮絮唠叨,听她永远把我们当成长不大的孩子,呵护我!明天就是母亲节,再次祝愿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