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怕是对底层和写作两个概念都存在误解哟。
自古至今,写作这件事,不论从精神还是物质方面来说,都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劳动者可以驾驭的。
写作,首先至少得有间屋子吧?现在房价跌了,你们的城市,房价多少钱一平?哪怕再便宜,也总不可能白菜价吧?租呢,不得要租金!房东会因为人搞写作就减免房租吗?租个小房子,不也得几千几百的?水电不得要钱?电脑之类不得花钱?哪怕喝自来水就馒头,现在自来水也得3块左右一吨吧?衣食住行哪样不得花钱?
而心理疗愈相关的写作,很难变现。说句大实话:底层牛马即便有这想法,哪有这条件矫情……
底层劳动者的人生,基本与求生存相关的事绑定,根本没多少时间和机会去反刍自己的苦,更没有足够的认知去思考自己苦的原因。否则,也不会给这个社会垫底了。
所谓底层,一定是精神和物质双重的贫乏。古代社会,阶层固化,哪怕有知识也难以改变人生,而现代,通过知识实现人生逆袭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所以若真是脑子没坏的底层,大概率写网文、小剧场文之类脱贫去啦,咋会纠着心理疗愈这块霉蛋糕不放?
暴露痛苦只是有些人吸睛吸流的手段,和疗愈哪有半毛钱关系?心理疗愈的前提是看淡、放下过去的伤痛,整天自揭伤疤,哪有好的机会呢。
相信我,富足的心态是由内而外的,要想摆脱负面的身份认知,得先想办法把自己的频率调整好。生活过得清淡点,反而有利于养生,精神上的贫困,则可能是道送命题。
用过度自我暴露痛苦这种手法,夸大和渲染自己的苦,偶尔用下没什么问题,用多了相当于一个脱光的人,自结绳索把自己吊在大街上展示,成了古人口中的倒置之民!犯得着吗。
我是专注终身成长领域的董三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