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人际交往中,掌握好说话的艺术和技巧,是一门人人必修的课程,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必定也是一位会说话的高手,有些场合,会说话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可能拖后腿,适得其反。
所谓的高情商就是会说话,好好说话已成为很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共识了,可是即便知道沟通的重要,真正能够做到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今天亲见的实例就很给了我很大的警示。
事情很简单,就因为事件双方的几句话,差点酿出一场祸端。
今天双休日,很多人都到附近的山上去打山泉水,因为人多龙头少,排队的时间就长了起来。这处取水点听说是村里的农户集资建起来的,一方面方便大家取水,另一方面也是聚集人气,因为有了这个免费的取水点,城里过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就是农家乐旺起来了,很多人打水之余,邀上个三五好友,在这里吃个饭休个闲,也给当地的农户带来很多实惠,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按理说,这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事,双方都有好处,所以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可是也有个潜在的问题,因为打水的人太多,有时队伍排得满满的,难免会有些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他们洗衣做饭都要依靠这个水源,有时双方的用水就会有点矛盾。
比如今天,一个村民在水边杀鸡,长时间占用一个水龙头,水一直在哗哗的流,旁边一个等着打水的人说,你把盆子挪开一点,让人接点水,这样大家都不耽误。
本来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意思,可那人说话的时候没有把握好,多说了一句话:你把盆让一下该,都是公家的水。他的意思是这个地方肯定是政府投了钱把基础设施搞起来,大家都可以用。
结果那个村民一听不高兴了,语气十分不友善,他说:这是我们自己集资建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你给我从哪里来滚哪里去!骂骂咧咧了很久,话是越说越难听,最后直接就是人身侮辱了。如果不是旁边的人极力劝阻,估计双方都要动手了。
就这件事来说,双方都有问题,而问题就出在说法的方式上。一方面取水的人说话如果可以采取商量的方式,不是用这种抱怨的语气,而是恳请他让一让,估计那个村民也不会火冒三丈,出言不逊。
另一方面那个村民也缺乏涵养,一言不合就口出脏话,甚至在对方没有还嘴的情况下还不依不饶,让人心生反感,如果事情最后激化搞出人命,他要负80%的责任。
你看,就因为不能好好说话,本来只是一件小事情,结果差点酿成了一个大事件。
目睹了事情的整个过程,我不禁捏了一把汗,也更加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里,怎样去进行积极沟通,把每一件事情处理好,学问真的很大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