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活动:“不要”和“要”
你的感受、想法?
不要坐下 不要看我 不要把手放在身体两边 不要闭着嘴 不要站起来 不要张着嘴
站起来 看另一个人 举手 张开嘴 闭上嘴 拍手 坐下
抛出问题
一、重新认识
小学低年级的意义——孩子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孩子上下学拉开的差距,就是0-6岁家庭教育欠下的帐。
发展良好、某些欠缺,背后都有父母的贡献。
重新思考育儿目标?
再多的期待还是要尊重发展的规律
父母的期待 (火箭式) 孩子的计划 (奔跑式) 真正的过程(螺旋式)
二、调整心态
少一点焦虑,多一份等待(不仅是等待孩子慢慢长大,更是在等待家长自身成长!)
少一点责怪,多一份反省(每个孩子成长道路都不是笔直的。去找原因、想方法。)
少一点纠结,多一份坚持(每一个有毅力的孩子背后,必然站着一位有耐心的父母。)
解决办法
一、独立的含义
灵魂独立 思想独立 生活自理
拥有选择权,是自立的核心(选择——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自主性和掌控感。)
从小被安排——成长不用选——长大不会选
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实践判断能力、自己作出选择、形成内心标准,更容易作出不负责任的决定。
如果从小没有经历过自己作选择,将来对职业、生活方式、伴侣的选择就会变得困难。
学会选择——自我掌控——独立性强
技巧:提供选择
“你需要半杯还是一杯果汁?”(食物)
“明天你穿黑裤子还是蓝裤子?”(衣服)
“你是想现在练琴,还是吃完晚饭再练?”
“给你两个选择:一是马上去吃饭,二手机再玩十分钟后去吃。你选哪一个?”
选择——让孩子觉得这是自己的事,他需要对自己的事承担责任。
当堂操练
事情描述:妈妈看见客厅的垃圾桶满了,需要有人去倒掉。
孩子正在与狗狗玩得开心,但开饭的时间到了。
故意给孩子提供选择:宝贝,你是现在帮妈妈倒垃圾还是过5分钟帮忙倒垃圾呢?
宝贝,你是吃完饭与狗狗玩,还是与狗狗玩5分钟再吃饭?
二、正确面对批评
父母过度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受不了批评和委屈。
孩子受不了批评和委屈,是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结果:只想赢,输不起。遇见困难撂挑子。做事缺乏内驱力。(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孩子的成长终身缺钙。孩子的成长需要赞赏,也需要批评。)这个世界不缺少聪明的孩子,只缺少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的孩子。
帮助孩子接受老师的批评
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批评,所有的人受到批评心里都会不爽。
共情感受,限制行为:同情同意
老师批评你了,你一定很不舒服......那你打算怎么改变呢?
父母示范给孩子看:
今天我被老板挨批了,心里不爽,但确实是我工作疏忽了。
输棋的滋味是不好受,但我还算是要恭喜你,你赢了。
习惯1:收纳整理
收拾整理书包、书桌、书柜、小房间。孩子如果遗忘别大惊小怪、指责批评,准备一个小记事本(记录每天作业,明天要带的东西)
整理:物品、环境、思维、时间、情绪、金钱、人生。
习惯2:自我管理(任务清单)
任务内容: 时间安排: 完成情况
预习语文新课文 周六上午20分钟
背诵古诗一首 周六上午15分钟
打扫自己的小房间 周六下午30分钟
打羽毛球 周日上午30分钟
阅读课外书 周日下午30分钟
练琴 周日晚上30分钟
只看做到的,忽略没有做到的。父母经常鼓励,孩子抱怨渐少。有耐心坚持,动作思维定型。
能力1:人际交往
家人的关系模式决定孩子的社交方式
家人的过度紧张导致孩子的社交退缩
帮助孩子处理矛盾摩擦——倾听事情经过,共情感受;引导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鼓励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和摩擦。
能力2:自控力
共同制定规则。延迟满足
能力3:爱运动
促进大脑发育,获得控制感,增强自控力;让孩子吃苦,锻炼抗挫力、意志力;锻炼协调能力,感统平衡,增强专注力。
能力4:善倾听
现象:很多孩子不会倾听
经常让孩子在家人之间转达要求;经常让孩子去找东西;经常让孩子听故事
父母规:
1)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2)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判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从此刻起: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5)从此刻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6)从此刻起:我要主动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夫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7)从此刻起: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通过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8)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改变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