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阿包有着不幸的童年,生母早逝,吃不饱饭,不能上学,二十岁便草草嫁人生子。外出打工赚钱却被拐卖,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家乡,但她依旧相信“好人有好报”。
阿包回来后,家中却住进了丈夫的前妻。在这场“婚姻保卫战”中,阿包因为年轻、能吃苦而胜出。她拼命赚钱,靠做保洁养大了两个女儿,还供她们上了大学。
阿包的哥哥和丈夫先后因病离世,多年攒下的积蓄也一扫而空,命运何其残酷,向往家庭的阿包,接下来的两段婚姻也是充满坎坷。
《阿包》这本书的出版者在签下这本书的时候,曾问过自己:一个文盲对着手机讲出来的这些文字,像人生流水账一样,是写作吗?
最后,他得出答案:是!
“并不是每一个辍学的孩子,都会努力靠自己去赚出那两块钱的学费,并不是每一个不认识字的人,都会为写不好自己的名字而羞愧,并不是每一个人在50岁的时候,还会为自己没能坚持上学而叹息……”
阿包是天生会讲故事的人,在潘哥的鼓励和帮助下,她讲出了自己的故事,只为了孩子们不要再受她这样的苦。
是啊,阿包吃过的苦,单独拎一个出来,可能都会成为压垮某个人的一根稻草。但她从未被打倒,她比大树更坚韧,比野草更顽强。
受出身、知识、思想所限,阿包或许自卑、无知、愚昧,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她的底色是善良的,她已竭尽全力,将一手烂牌打出了她所能打出的最好局面。
所以,这本沉重的书,是明亮的;她是阿包,她是自由的鸟!
S、《阿包》,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因为写下它的人连大字都不识得几个。她用手机上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手写誊抄着,把自己的故事讲了出来。她叫阿包,出生在黔东南一个贫困的苗寨,“阿包”是她的苗族名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