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们班家长很冷漠,你每天这么发他们都没有反映,要是以前的家长早就感动到不行了了”
听到搭班老师讲的这一句话,我的心里拔凉拔凉的,是的,直戳我心眼,这也是我一直介怀的问题,但我一直自我宽慰,只是每个人的表达方法不同,但当自己介意的事情被这么赤裸裸地谈论,我瞬间觉得很困窘,这种困窘包含着太多负责的情绪,有无奈,有一点的愤怒,有委屈,更多的是失落,是的,这说的就是我,一个无论每天多多少反馈,多细致,多认真,多走心,但依然没有一个家长回复的班主任。
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挫败,无论说我带班带得怎样,但在家长方面,我深知自己的家校沟通是失败的,只不过到了即将小学毕业的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力,一瞬间,我突然想放弃。
明明自己可以不用每天都细致地反馈学习情况,毕竟六年级,家长大部分都不怎么过问了,不发也没人在意不是吗?
明明自己可以公事公办,有什么通知就发什么,为什么还要担心孩子拿到成绩后悔沮丧,希望家长多一些正面引导呢?
明明自己也有自己的孩子要陪,为什么每天都把大块的时间放在班级和孩子们身上,自己明明可以不做很多事情的呀?
……一瞬间,百感交集
人一旦钻牛角尖就很难走出来,允许自己失落一会,但不允许自己一直失落。毕竟这是我自己愿意做的,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那就应该把当成是无条件的爱,为什么还要去苛求呢?
其实我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班里的情况我也很清楚,家长们并没有针对我,就是整个班级群的氛围如此,没有一个带动的人,其他家长如此内敛,谁也不会开这个头,默默地看,默默地知道……我们平时工作忙看工作群不也一样吗?大家都是看完就算,谁又能养成随手回复的习惯呢?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已阅,但不喜欢已回。
其次,从我接手班主任时就换了一批实干型的家委,能干活,但是不爱发表意见。既然这样,那又有什么好计较呢?人总不能什么都想要,要学会看到自己拥有的,相比于这,我们班的家长很少找我麻烦,有什么事情私下沟通也能和解,更不用闹到纠纷、矛盾,需要学校出面处理等等。班级前4年都由一批活跃的家委带动,那一次换家委的确是我没处理,那就当自己吸取一个教训吧,但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并没有偏见,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已。这两年来,我想干什么家委不也是都支持吗?起码没有人提过什么反对意见?这点我还是感恩的?不会干涉老师,好家委也是老师培养出来的,我前期没有花这些时间,后面自然也就自然要接受这些,这么一想,万事都是公平的。
剖析一下自己,我内心还是希望被肯定的,每个人都一样,自己付出希望得到肯定,但是家长们不回复那就一定是否定我吗?不是的,因为我每天都在发通知,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此外,重要的事情我也可以发动一下家长,可以主动去表达自己的需要,视乎这件事情有没有这个必要而已。
我也可以换个渠道呀,想要被肯定前提是自己足够优秀,与其花时间来伤春悲秋,为什么不好好努力提升自己,我现在每天都在感受提升自我的快乐!一点一滴,坚持下来就是自己的,成长也可以很快,虽然年龄不小,但我也可以听听自己拔节的声音呀!
不要在意那些无谓的事情,如果自己无法改变,那就尝试让自己内心强大,玻璃心走开,坏情绪走开,否定自我走开,我强任我强,何必管他言。加油!
不被看见的日子,我要学会更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