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小就会被教育餐桌礼仪。
以前我觉得挺烦的,规矩这,规矩那,为什么要这么拘束呢,简简单单不就好么?
后来自己开始做饭,开始当家,才开始有些些理解这些礼仪背后的原因。
常见的餐桌礼仪大概有这么几条,也许每个地区的都不同一样。
- 吃饭不要吧唧嘴。
这个我也很赞同,因为真的不太雅观。
- 不要总是吃自己喜欢的菜,或者在菜盘里翻来覆去找。
这点也赞同。虽然自己满足了,但从别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不礼貌。而且中国人都是大聚餐,如果用的不是公筷就更尴尬了。
- 学会赞美主人的厨艺。
小时候不太懂,也不太会说话,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后来自己当家了,才知道要操持准备一顿饭,真的很不容易。为了一顿午饭,主人往往会买上很多菜,一大早就开始准备,闷头在厨房几个小时。付出的时间精力不说,那份心思更是不容辜负。
所以,对于自己喜欢吃的菜,不妨大方说不来,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吃光光和真诚的赞美是对主人最好的反馈。
- 良好的互动。
在主人准备的时候,客人也可以多多互动。想起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去做客,每次她都会去帮手,或者在一边和主人拉拉家常,聊聊天。一起参与进来,而不是单纯地等着吃饭,会让主人感受到你的心意。
- 尽量不要提前离席。
调整自己的吃饭速度,最好和大家保持一致,实在不行也尽量不要提前离席。因为对方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菜不合胃口。
为什么要有餐桌礼仪,从客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好些都很麻烦,但是当你做一次当家人的时候,就会开始理解礼仪的含义。大概就是,你的热情和心意我可以深深感受到,也会用最大的善意来回报。
上一篇:插花与烹饪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67/365,每一天都是限量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