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看着淡淡地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洒落在地上,想着应该不会下雨,又按耐不住想要爬山的欲望了。念头一起便有了行动,换上特意买来爬山的解放鞋,又在一身的长裤短袖上套上了一件长到小腿肚的工作服,背上竹篓,竹篓上放着爬山必备的镰刀,手套还有水杯便出发了。
刚出门不久都还没到山脚下便看到了一坨牛屎,感觉有点新鲜,这玩意儿好像很久没有看到过了。出来打工后外面是见不着,回家可能没留意总感觉牛屎就是小时候的回忆片段而已。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养有一头或是两三头牛,而我们一帮小孩除了放牛,还会提着一个小粪箕,手里拿着一个用竹片弯制而成的竹夹子夹牛屎。为了省点肥料钱,把牛粪攒起来种田下地。而现在,牛在我们村里已经是罕见的东西了,养牛的人家最多不超过三户。
村里的养牛户,其实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养牛,因着全村已经迁移到山脚下安家,原来家家户户都养牛的人家,现在就只剩两三家还有牛。由于种田都用了机械化,养着的牛也用不上了,有牛的那几户就把牛丢在老家的山上,随便选一个山头把牛赶去,把下山的路砍了些带刺的树枝拦住,牛便出不来就这样放养着不管了。想去看的时候才会跑去看看。我堂妹家也是村里有牛的人家,前年的时候还有四头牛,听说还有一头肚子里还怀有小牛。后来堂妹母亲住院,钱不够花想着卖掉一头牛来解燃眉之急。就让她姐去找牛,先是她姐夫妻俩去找了两天没找到,后又叫几个堂兄弟一起找了两天才找了回来,开始找不到的时候都怀疑被人偷走了,早些时间试过老是丢牛的现象,而我们村比较特别,牛都不赶回家的,就让它们在山上养着,偷牛贼看中的也正是这点,还好,最后还是找到了。
说起找牛,不得不说一下其中的艰辛。家里的大山连绵起伏,山头连着山头,又因为老家没有了人在山上开荒种地,以前的地和路都被杂树野草覆盖了,野草都长得比人高,荆棘丛生,走路都困难,这让找牛的人更加艰难,依着牛的脚印和牛屎一路找去,还得用镰刀劈开荆棘杂草开路,一般几个人找的时候都会分开来,一个或是两个人负责找一个山头,找到了便大声吆喝,让别的山头的人知道,因着有些地方没信号,只能喊话了。
最让人崩溃的是好不容易跟着牛的脚印找到了牛的影子,可细看之下竟然不是自己要找的牛,而是别人家的!那种先是历经艰辛的气馁,再到见着牛影的惊喜,后又是找错牛的失望,再想到还要继续找牛的心情,那感觉真可以用崩溃来形容。
其实我该庆幸自己没遇到过需要自己去找牛的事情,因为我们家在很早的时候就不养牛了,真该感谢父亲当初的先见之明让我躲过了这样的遭遇,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