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动笔,大脑和手都有些不听使唤。找理由一大堆:忙,心情不好,江郎才尽,似乎都有些牵强附会,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懒:心懒,手懒,腿懒。每天抱着个手机,玩微信,刷抖音,看的时候心花怒放,直熬得两眼通红、眼圈发黑,视力模糊,头昏脑涨,然而过后只落得一地鸡毛,百无聊赖……
当然,这段时间,确实有点小忙,无非是随礼,串亲戚。这和今年的日期有很大关系:国庆和中秋撞了个满怀,双重喜庆,八天假期,给了国人N多个机会,被疫情的阴霾困了八个多月的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商家乐开了怀,洋人却嫉妒得要死……八天时间,虽然有出去的冲动,却終未成行。假期出去,我的印象太深了:去年十一,洛阳老君山,起了个大早,自驾,车堵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才进景区,又排队上索道两个小时,十里画屏走一遭,登伏牛山主峰时太阳已偏西,下来又是排队俩小时,夜已深,饥肠如鼓,山风阴冷,那种滋味自不必说。前年十一,延安宝塔山、榆林波浪谷,同样的场景,惊人的相似。不过,旅途的快感和满足,却是任何物资和金钱买不到的,那种感觉,才是真美……
这个星期,是长假后最忙的时光。从周一开始,报刊征订、学宪法活动、公众安全感调查,团购房申报,事虽小,可哪一件都马虎不得。“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长期身处基层的我,对这一点感同身受。教学教研,本该是教育战线永恒的主题。如今,好像是离学校渐行渐远,校长和老师们被各种检查评比缠身,那种酸爽,键盘侠们是永远体会不到的。好在我们的基层教师迎难而上,用羸弱的身躯扛起这个民族明天的希望,永不回头……
扯远了,昨天周五,在办公室一坐一天,中午没午休,就连送妻远行,也是匆匆而别。直到晚上七点多,我还在忙着打电话,征求教师的住房需求。不是为了打坐参禅,实在是使命使然。听到电话的那头别人家碗筷的交响曲,我饿了,别人轻轻的一句谢谢,我醉了……开车出来,校园漆黑寂静,街道车水马龙。到“谷稻香”来一碗八宝粥,暖暖我那早已抗议的肠胃。本想走走,但腰酸背疼,索性和衣而卧,一觉到天亮……
今天 ,九月初八,上午去单位忙会儿,中午参加一场寿宴,小酒微醉……五点多,突然想去河边走走,一出门,就感觉神清气爽:抬望眼,天空瓦蓝,淡云如瓦、似鳞,却难觅一只南飞雁。看到朋友圈里传用哥发的开封菊展的美图,争奇斗艳,煞是好看。但我从来未看过菊展。不是不喜欢,而是见得太多,已经不足为奇。说实话,我很喜欢读陶渊明的作品,他那种恬静闲适,超然脱俗和菊花是惊人的相似。最近,又在读毛泽东的诗词,特别是那首《采桑子 重阳》,朗朗上口:“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诗情画意,最为浓郁。
沿河西行, 我四处寻找秋天的足迹,虽过霜降节气,深秋时节,过去在田里,早已是百草枯黄,黄土裸露,万木萧杀,落叶遍地。如今,但见两岸,到处郁郁葱葱,嫩绿、碧绿,墨绿,满眼的生命色,间或夹杂着一些葱莲上盛开的白花,淡黄的花蕊,白色的花瓣,好看至极。连河里芳草萋萋。我有点不甘心,极目四望,终于,远处的几株国槐,枝上, 叶色中黄,树下, 枯叶稀松,勉强看到一点秋。接着,我又寻到了一株枸骨,坚硬的叶子,结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果,也算是秋天的一景吧!
晚霞渐渐地消退了,大桥上,大货车,小汽车,电动车呼啸而过,上了一天班的人们都急急的往家赶。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家人的幸福,多少人放弃休息,努力拼搏。路灯下,小商小贩,也开始了摆摊设点,补贴家里一点碎银子。这些勤劳善良的普通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而在河边,却是另一番景象:穿运动服的小伙姑娘,飞奔远去;看孩子的老人抿嘴微笑,咿呀学语的幼儿步履蹒跚,乐在其中;连草丛中的昆虫也索索作响,树上尚未归巢的鸟儿鸣啭歌唱……
浓的夜色渐渐地笼罩了大地,树木,河水,大楼悉数变成了深黛色,天空中,半圆的月亮在云朵中穿行,车灯,街灯,小区里的等也次第亮起。我调转方向往回走,不是累,而是要记下这不一样的秋。就让桥头的路灯替我值守,迎接明天不一样的重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