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帆登读书会看到了<上瘾>这本书的解读视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主要讲的目录:
一、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二、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三、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四、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五、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六、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七、习惯测试和寻找机会
习惯的力量:
这个很多人都听说过"习惯的力量",以至于过于熟悉.现在的互联网App是怎么把握住这个习惯的力量呢?书中提到了 维生素与止痛药的例子,维生素是一点点给你好处,慢慢的让你习惯了它的存在给你带来的收益,便渐渐的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存在于你的身体.而止痛药是解决短暂的痛苦,当你不疼的时候就不会想到它.所以现在很多app都是采取大量的补贴战术,让用户养成习惯,从而变成了一种依赖.所以现在出行,虽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网约车,但是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滴滴.这就是用户习惯的力量带给我们的东西.
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
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将是你推动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的有效途径。
生产企业在做设计之前,最好先审慎思考,以确保自己的设计会引导用户形成健康的习惯,而不会发展为病态的成瘾。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习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习惯它需要一个入口,需要一个触发才能让你行动,从行动一步步汇聚成习惯.
外部触发:
1.付费型触发
通过做广告以及通过有奖下载来给人们获取到这个产品的信息,这些都是用大量的金钱投入来吸引用户.
2.回馈性触发
通过正面的,积极性的媒体报道或者是某些权威力量的重点推荐,让你感觉在做一个有意义的事情来触发这个行动
3.人际性触发
熟人之间的互相推荐,比如<帆登读书会>,<得到>都是通过好友之间觉得好用,以推荐的方式进行传播.
4.自主性触发
或许你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手机厂商都会做自己的手机系统么,因为手机里面会预装很多应用,这些应用会是不是给你发消息,来触发它自身的存在.这是一块非常巨大的蛋糕,手机厂商花巨大的投入也要做系统.
内部触发:
当某个产品与你的思想、情感或是原本已有的常规活动发生密切关联时,那一定是内部触发在起作用.
比如我们经常用的微信,这个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个获取朋友信息与朋友互动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个已经切入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必需打开它,通往朋友世界.
由于这本书的内容还有很多还需要很多需要归纳的,其它部分需要再进行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