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孩子还在咳嗽,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真是担心他的肺爆出来。”
家长们最怕夜深人静时,孩子不断的哭声、咳嗽声……今天启小元要和大家一起聊聊咳嗽,咳嗽要不要马上吃止咳药?

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咳嗽,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咳嗽,一种是内伤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历代中医学家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参见《中医内科学--咳嗽》
孩子睡觉乱踢被子,不肯加衣服或一跑一跳容易出汗……幼儿冷暖不自知,而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主气,司呼吸,肺为邪侵,壅(yong)阻肺络,气机不宜,肃降失司,肺气上逆,则为外感咳嗽。

孩子五脏六腑发育未全,加上日常喂养不合理,很容易导致脾虚。幼儿脾虚生痰,上贮于肺,致肺之清肃失司而发为咳嗽。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若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进一步耗伤气阴,发展为内伤咳嗽。
如何判断咳嗽的“寒热”
一般来说,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换,宝宝易外感风邪感冒咳嗽,而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夹热,所以临床上分风寒咳嗽、风热咳嗽。
怎样判断宝宝咳嗽的“寒热”呢?大家可以对照下面这个图初步判断:

通常,风寒咳嗽要考虑散寒宣肺,常选用金沸草散加减;风热咳嗽,宜疏风肃肺,经常用到桑菊饮,中成药可选择蛇胆川贝液或急支糖浆。
试试推拿止咳手法
如果孩子咳嗽不是很严重也没有其它并发症,也可以试试给孩子推拿止咳。

1、止咳,点揉天突穴
颈部下端,胸部上端的凹陷处,是天突穴。天突穴下面就是气管和食管,直接按下去,反而要引起咳嗽。所以,妈妈在做的时候,手指要稍微勾起来一点,轻轻的点揉,一般做20次。
对小朋友来讲,点揉可能稍微有点不舒服,毕竟是在喉咙部位,有时候会拒绝。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数数,跟着他数数的节奏,1、2、3……做20次就可以了。有些孩子比较敏感,点揉20次,可能会有呕吐的感受。那就让他吐,痰吐出来了,咳嗽就会好很多。
2、化痰,按揉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操作时,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3、温肺,搓前胸后背
一些体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咳嗽,其实是因为肺功能比较虚弱,或者容易受凉引起。
晚觉前,坐在孩子的侧面,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后背,两手相对沿着前胸和后背来回地反复搓,搓到他感觉到发热为止。
为了加强温肺的效果,还可以配合艾苏葶重点按揉肺俞穴、大椎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调节肺气、补虚清热的作用,是中医中的十大补气穴位之一。临床上常用以配合温灸或贴敷等方法治疗风寒咳嗽、哮喘,效果显著。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处于手足阳经与督脉的交汇之处,被称为“阳中之阳”,有调节全身的阳气的作用。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帮助缓解风寒咳嗽。
冬季流感盛行,育儿方面,您有哪些困惑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和启小元一起聊聊吧!
(编辑:市子 源自网络,若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