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罪在己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3:52 被阅读2次

不肖罪在己

文/石岩磊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而父母最可怜之处莫过于为子女的教育操心了,怕孩子贪玩不知道学习,担心他们功课差上不了好学校,唯恐儿女跟着坏孩子不学好,孩子出门前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时刨根问底不漏蛛丝马迹,看课外书要说,玩游戏要管,交朋友更得严加盘查,稍有差池便会火急火燎,要不就是火冒三丈,好似不如此管教,孩子即会误入歧途一般。

其实古人对子女的教育与现代人大同小异,如孟母三迁,画荻教子,这些典故都是成功案例,但也有例外。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陶渊明曾做过一首《责子》诗,讲的是他的五个男孩都不喜欢读书:有的是懒惰无比,有的写文章没有丝毫长进,还有一个十三岁了,竟然分不清六和七,最小的那个也九岁了,可只知道吃。诗人最后叹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如果天命就是这样,那就去喝酒不再想这些糟心事了。

陶渊明对子女也是恨铁不成钢呀,只不过面对不求上进的五子,他的心要宽一些,没有长吁短叹茶饭不思,而是会自己安慰自己,但是他所谓的天运如此,好似是在给自己的贪杯找借口,或者是在为自己的失责找托词。众所周知,陶渊明的作品里除了田园诗,还有大量的饮酒诗,说其嗜酒如命一点也不过分,他晚年虽家徒四壁可仍有点钱即去沽酒,最终老婆和孩子都不理他了。

放浪形骸或许能激起墨客骚人的创作灵感,但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可能是最次的“榜样”,“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透过这些酣畅淋漓的酒词,我们不难想象十多岁的孩子看到父亲如此疯癫,自己怎么可能会安心读书,也许还会偷偷学着大人的样子放荡不羁吧,难怪陶渊明的子女无人成大器。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过分干预孩子的成长未必是好事,但放任自流一定会有恶果。不知陶渊明是否后悔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失败,假如他能够作首《责己》诗会如何写,恐怕应该说:儿不好纸笔,祸起金樽里。岂是天运过,不肖罪在己吧。

          2019.1.18

不肖罪在己 不肖罪在己

相关文章

  • 不肖罪在己

    本文来源:简书本文作者:石岩磊简书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而父母最可怜之处莫过于为子女的教育操心了,怕孩子贪玩...

  • 不肖罪在己

    不肖罪在己 文/石岩磊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而父母最可怜之处莫过于为子女的教育操心了,怕孩子贪玩不知道学习,...

  • 罪己

    许下一个愿望 晨曦中拥抱着专属我的光 成风成雨或成了电影的散场 旧时光中模糊你的模样

  • 罪己

    我手不能捉我笔,我笔不能写我心。 作诗均不合平仄,更文皆是故纸堆。 心已将老智尚浅,灵未馨香肉泛黄。 去他头脑无所...

  • 罪己

    人生三万天 苦与乐 贫与富 得与失 处处艰辛时 善与恶 顺与逆 道与险 内心挣扎处 对与错 正与邪 德与败 顺天应...

  • 罪己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概就是如此了。 我还记得那是什么时候,在我还小,可能只是刚刚具备了思考和记忆能力的时候,那...

  • 罪己

    独独不该在我心上,又退我万里。 从此过往止于你,苍山洱海无穷极。 感谢你, 让我能够打碎牙齿和血吞。 感谢你, 让...

  • 罪己

    杯酒千叠难尝醉己 入世百样难求心知 举头望日难灼痕迹 低声喃呢今生如此

  • 罪己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人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只为了那散碎银两;人们为了利益,抛弃光明,不再坦荡,已然忘记最初的荣光。...

  • 罪己

    她 依旧选择忘记 三个月亮下衰败的围墙里 一个向神祈求的人 没有热烈蝉鸣 当然也试着去忽略晚风 她的终点是影子被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肖罪在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h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