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吴越王写给夫人的信,吴越王是贤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吴越国有别于五代十国时期其余诸国的杀戮与苛政,国力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从他信中可以看出诗意的江南,春天到了,田野的花儿开了,你可以慢慢的回来了,或者是你怎么还不回来?以表达对爱人与春天的期盼。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并不多,唐代两次所谓盛世,两次都以宫廷政变,兄弟,亲人相残登上皇位。强人政治的皇帝权利一旦达到巅峰,就会任用奸佞大臣达到自己好大喜功的目的。这期间老百姓运气好的话会有二三十年的太平日子。久而久之随着国力衰败,国运没落,苛政猛于虎。内忧外患之际,帝国崩塌,改朝换代走马灯一样。人民如刀俎,历史很容易陷入循环的宿命。
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和一两千年没什么差别。汉武帝是一代明君,他所处西汉时期的强大国力是经几代人的积累。他的祖先是沛县的一个亭长,由于他的审时度势加入反抗暴秦的队伍而做了皇帝。到他这代,国力空前强大,为了一劳永逸的把匈奴赶出对北方边境的骚扰,汉武帝刘彻数次派出能征擅战的大军与匈奴决战。匈奴是草原民族,民风彪悍,天生骑马射箭,马背民族以草原的荣盛而迁徙。自然法则的草原历来弱肉强食,他们没有具体的城邦,对于大漠以南富庶的汉代城邦长期抢劫,汉武帝前几代君主对匈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即使这样,匈奴对汉边境的战争骚扰一直存在。在汉武帝数次高强度的打击下,匈奴难以招架,只能退回漠北以及更西北的地区。残酷战争的定律是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何况汉军辎重动不动几千里奔袭,伤亡付出往往比一些战功大得多。汉武帝晚年良心发现自己几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劳民伤财,不可与他刚刚登基的富庶成正比。并且复杂的宫廷斗争使皇后,太子,忠谏的大臣死于非命,汉武帝悔恨莫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89年下诏《轮台诏令》,对部分大臣的屯田主张,对自己擅自发动战争造成的后果有了清醒认识。从此帝国由之前的“尚武”喜功转向“守文”休养生息地政策。不折腾从而"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百姓安居乐业,后来有了‘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
《轮台诏令》,又称《轮台罪己诏》,汉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发布“罪己诏”的皇帝,意义寻常。一个皇帝能够认识错误又能悔过自新,通过一系列大赦天下的惠民政策而再次富民强国。
历史往往很狗血,既有“强人”也有白痴一样的皇帝。西晋时期,苛政不断,百姓食不果腹,皇帝司马衷听说人民没得吃,说出“何不食肉糜?”听见青蛙叫就问“青蛙为什么叫。”他的父亲司马炎有26个儿子,选了这样的儿子当皇帝,也说明一开始司马衷并不一定是白痴,只是后来他生长的环境看不见民间疾苦,不了解真相,这是特权导致的结果。他在位17年,后宫乱政,昏招频出导致八王之乱,当然最苦莫过于百姓。
陌上花开又一春,
缤纷世界了无人。
闭门坐吃山空去,
缓缓清香敬鬼神。
今春多事,一晃已清明。在老家正是焚香敬祖之际,漫山的杜鹃花,坟头青烟袅袅,白纸做的纸钱扎在竹竿上飘飘荡荡。天上白云飘飘,世间白衣飘飘,白马飘飘的年代什么时候来到?如今吃艾蒿粑粑也成往事了。再看一眼家乡的云,浮云上面是天上人间,管理这个“天地人”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统领三界,任尔曹折腾,竖子成名,笑看人间的玉皇大帝八风吹不动,不像现世的皇帝轮流做。
人生百年,功过与否不重要。佛家语,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中国文化是升天,所以古代皇帝是天子,国家是天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禁足家中十几日,不由思考起人生来,做事的方式就像路有很多条,往那一条路走?不管是搞艺术、政治、金融、企业,总有人不撞南墙不回头。其实折腾别人也是在折腾自己,如朋友说的我放过自己,不折腾也是一种经世态度。傍晚外面的空气很鲜活,自由的生活,自由的呼吸是人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