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四,按照传统习俗是家家户户迎灶神的日子。
其实,迎接灶神的民俗,承载的是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是对新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期待!
网友纷纷高赞留评: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初四纳吉,好运开启今日接福,福气满满所求皆所愿,所行皆坦途,所遇皆良善,所爱皆长久!
大年初四迎灶神,祥瑞之气满家园。新的一年,愿你的日子如诗如画,幸福安康常相伴。让温馨与喜悦,伴随你度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大年初四,祝四季发财、四时平安、四方来喜、四海升平!!!相传小年夜祭灶,正月初四正是灶王爷返回人间的日子。据说这天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不宜远出。人们点燃香烛并燃放鞭炮,以迎接灶王爷的归来。
小时候的印象中,小年夜有祭灶的习俗,父亲会在厨房灶前点燃香纸,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灶神保佑家人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燃放一串鞭炮,以为灶神就随着那一缕缕青烟飞入了上天。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个民俗的真正意义,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热闹与欢乐的氛围。
只知道从这个时候开始,年关就要近了,对年的期待更加的浓烈,期待着吃上好吃的东西,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领着长辈们发的压岁钱,期待平平安安。
灶神又名“灶君”“灶王”“东厨司命”等,是传说中的司灶之神、饮食之神。灶王是中国民间较为古老的神明之一,起源于古人对“火”的自然崇拜。
最初灶神与火神是连在一起的。灶炉趋于完善后,灶神从火焰中独立出来,自然崇拜逐渐转向人神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是炊事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承担着生育的责任。先民们将母系氏族首领的形象化为保护氏族与家灶的神。
随着社会变迁,父权制社会的出现,灶神的形象也逐渐被男性所取代。这时的灶仍是集体大灶,“灶神”也享受着崇高的地位。步入阶级社会后,集体性的祭拜活动成了一家一户的个体活动,灶神也由氏族部落之神,变为家神。
在汉代以前,灶神的职责是“主饮食之事”,至东汉时期的《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中,灶神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
在天上为天帝,在人间则为司命灶君,监察人间善恶,并将其记录后禀告天曹,而且还能决定凡人的寿夭、贫富、职禄,肩负了司火、司饮食和督察人间善恶祸福的多重职责。
晋代以后,相传又被尊为天地督察使,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灶神在每月的最后一天会上天,向玉帝汇报人们的善恶功过。
关于灶神的身份有:炎帝、黄帝、苏吉利等多种说法,民间所传多为唐代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所记载的张单,长得黑面长须。
明清以后,灶神的形象逐渐变得体态臃肿、圆滑世故。灶神图中,灶神或是一人独坐,或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的灶君、灶君夫人形象,有的还会有文臣武将、男女童子分立两旁。
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其实,早在记录先秦礼制的《礼记·月令》中已有祀灶的记载,它就被列为国家祀典的七祀(或五祀)之一,受天子和庶人供奉。
后来,民间逐渐演化出灶神在每年小年夜上天汇报人间善恶,大年初四再回到灶底的传说。
于是,就有了小年“祭灶”的习俗。灶神形象经历了几千年的信仰转变,都寄托了民众避祸求吉、趋利避害的心理,成为了传统文化中难得的信仰实例。
传说灶神掌管着一家的饮食与祸福,迎灶神,就是把好运和福气迎回家。不管过去一年如何,新的一年,都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期待,迎接灶神的庇佑,愿往后的日子,三餐四季皆温暖,岁岁年年皆安康。
大年初四,迎灶神,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民俗风情,让岁月的画卷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温暖的色彩。
厨房里,烟火升腾,香气弥漫。那炉灶中的火焰欢快地跳跃着,仿佛也在诉说着对灶神的敬意,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灶神是家庭的象征,是守护家人平安、幸福的重要神灵。他默默地关注着家中的一切,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人间的悲欢离合。希望灶神能够护佑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事事顺遂。
迎灶神的习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让人们记住了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也让人们在传承中不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许多传统的习俗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大年初四迎灶神的习俗却依然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愿新的一年,带来满满的福气,让生活顺风顺水,烦恼统统退散!所有的期待都能如期而至,脚下有风,眼里有光,心之所向,皆能抵达。生活明朗,未来可期,一路繁花相送,顺遂安康,岁岁欢愉,万事胜意!新的一年,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小时候放学或者外出玩耍回来,只要看到家里烟囱里冒出的烟火,就知道家里已经开始做饭了。那是一个暗号,也是一个标志。一个火灶,三餐四季,厨房里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是用爱凝聚的情感,都在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田。
离开家乡很多年,每次到村后面的山上,看到山下寥寥的炊烟,就觉得那是最美丽的画卷,就觉得那是人间的温暖,那是最浓烈的乡愁,人间的烟火最抚凡人心。
写于2025年2月1日(正月初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