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看花,夏天看海,秋天看叶,冬天看雪。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渐渐冷。看书也是如此,应看应情应景的书。今天朋友来找我玩,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在玩,我们各自挑了一本书坐下看,于我而言,还是需要挑选应景的书籍,先是挑选了一本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昨晚看时内心平静,慢慢理解,感受书里的氛围。今日想接着读,周围有孩子玩闹的声音,结果却是书在看我,内心看不下任何字句。于是换书,再挑了一本《行走台湾》,才符合此情此景,氛围符合现时有些闲散的气氛,再冲上一壶花草茶,就该是最美好的周末下午了。
这本书是三十个台湾人,诗人、文人、艺术家、文化企业的商人等通过他们跳脱的传统的形成规划与行走感悟,让我们可以更丰富、全面的了解台湾,品味台湾的动人之处。
确实如此,这个午后,就如同没有预定好的行程,也没有回航的明确时间,只是在书中随便走走,在书中读到的星星点点,都有可能会在日后游览台湾,或者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跑出来。这个午后,就如同自己到某个海边无所事事的随便走走,遇见什么样的风景,自己也未曾得知,一本书,由于阅读的心境不一样,所感受到的也不同。
我喜欢这样缓慢的时光,就如同迂回人生中,可以偶遇这段与自己内心完全自处的时光,隐秘自知,并真切体会它的存在,才是触摸美好时光的感觉。
书中的一个阿婆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剧组为了新电影,而需要占用一块野菜地,当地的阿婆在哪里种了不少瓜类与叶菜,剧组为了拍戏破坏了阿婆种的几株叶菜,为此拼命致歉,阿婆用她满脸热情的细纹回报他们,一边笑嘻嘻地说:“有长出来就吃,没有也没关系啦”。
当时作者满心挂碍,内心一直挂着重重的不安,拍摄的前三天,天气阴晴不定,压力与难以驾驭的环境让他辗转难眠,整个人现在紧张与焦虑中,备感折腾。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会有压力大的时刻,也会有内心焦躁觉得难以呼吸,辗转不安的时刻,所以作者所描写的焦躁不安之感便扑面而来,那种闷热天气的压抑,额头脖子上沁出的汗水,只有在这样闷热夏日的午后,才能够感同身受。
午休的时刻,作者离开工作人员,自己一个人走上灌溉小渠旁的小路。真正感受周围的环境,同时感慨时间,旅行就是在这样自处的时刻,周围简单的物品与环境,让我们的内心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云朵、飞过的鸟、呼啸而过的火车、林间小道、这种肌肤感触、视觉听觉混合一起,才能迸发出新的想法,明白一些事情。
于是他感慨,“我们剧组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氛围里,努力从事看起来很复杂的技术工作,我们追赶时间的同时,也可能失去时间所拥有的非凡质感。我想起种菜的阿婆,及时是顶着大太阳辛苦种成的叶菜被破坏,还是用温暖的包容满脸微笑面对我们这群陌生人。她是那么相信时间,那么尊重它:“还会长出来的啊!”保持这样的心情来面对人生,难怪每天都显得自在”。
我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书本里的这一位阿婆跑到我面前,她是那么宽容平和,仿佛对自己说,过得上想要的生活就过,过不上也没关系啊。生活还会继续的,所以内心莫名会有一种安全感,仿佛只有这个淳朴豁达的老人能抚平你的浮躁与压力。
我心中,也如同作者一样,需要尊重时间,尊重自然,而生出一种自在感。所以,此篇文章,此书,适合在夏日午后,慢慢的读,时间用完了还会再有。风应该来的时间,它就会来,风没有来的时候,那就等风来,只有如此放松自持,才能体会时间经过的美妙。喜欢这个理想的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