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35:永恒的范仲淹

Day35:永恒的范仲淹

作者: 简_丹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05:42 被阅读0次

知道范仲淹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再读梁衡先生的散文《一个永恒的范仲淹》,再一次记住这个永恒的名字。

范仲淹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他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

“划粥断齑”就是说的这个故事。作为当代读书学子,真的要向范公学习这样勤奋学习啊。

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知有雄兵百万”。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

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

在他官宦生涯和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青州,任知府第二年病逝。

《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7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

《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后又顿然一收,总成这句名言,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

范公之所以教人千年永记,除了他辛苦的实践,诚实地牺牲外,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他得到了永恒。

总的来说,只有像范仲淹这样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人,其生命和精神才能永恒。

相关文章

  • Day35:永恒的范仲淹

    知道范仲淹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再读梁衡先生的散文《一个永恒的范仲淹》,再一次...

  • 摘录‖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扶栏远眺,海风东来,云霭茫茫,山川河流,远城近乡,都渺渺如画。 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

  • 2017-07-21

    Day35 权杖七

  • 2017-07-25

    Day35 170724 隐士

  • Day35/100坚持写作100天最近在探索职业转型,于是就有了

    Day35/100坚持写作100天Day35/100坚持写作100天 最近在探索职业转型,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一场线...

  • 范仲淹

    有一个历史人物,他叫做范仲淹。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

  • 范仲淹

    范公楷模先, 后世常为念。 一句忧天下, 人间真英雄。 范仲淹:中国古代北宋时期人物。 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

    岳阳楼下思范公,鞠躬尽瘁忠大宋; 苦难沉浮磨其志,超越悲喜心空灵; 忧国忧民忧天下,秉公直言伴一生; 整修水利保黎...

  • 范仲淹

    文治武功两忧心, 千古名臣数希文。 天地不仁刍万物, 立命从来为生民。 二, 微友游华清池 一曲恨歌不敢闻, 飞霜...

  • 范仲淹

    他心中有着报效国家的心愿,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是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坚持不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35:永恒的范仲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ps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