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两个月后,做了一次期中检测。不记成绩,只在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利于后续教学的调整。
情况如下:48人中,得A者有20人,得D的有5人,B、C的有23人。
对于这个成绩,不满意,但也在意料之中。
得A的那20位同学,基本上学习上都比较自觉。这部份学生,将来升学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双减”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作业少了,他们有能力也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得D的5位同学,基础本来就差,学习上也不自觉。“双减”一来,作业少了,原本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没了相当量的训练,掌握也就不牢靠了。成绩自然得再往下沉一些。这几位同学,“双减”对于他们的影响谈不上好或不好。因为基础摆在那,多做一点作业或少做一点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差别不大。
影响最大的是这些得B和得C的23人。这些人脑瓜一般都不笨,成绩不好主要是学习的自觉性不行。“双减”之后,本来就不自觉的他们,因为作业量减少,原本该掌握的知识学得一知半解。成绩自然就下来了。这部份学生如果监督到位,适当增加点作业量。好些人努努力是能够得A的。如果放任下去,不排除落入D的行列。
分析完学生,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家长的监督与学生成绩的关系。
毫无疑问,得A的同学,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上的跟进都比较到位。对于孩子各种兴趣的培养也比较重视。因为重视,再加上引导得法,这些孩子的成绩自然胜人一筹。
其他等级的同学,有些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往往方法不当,导至事倍功半,有些则直接放羊,任孩子自行发展。当然,也有些家长很重视,方法也得当,但孩子的资质就摆在那里,很难有所突破。
分析完学生的成绩,我不去对家庭教育做过多的评判,只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
“我们班的孩子,大至可以分成这几种状态:一种是不用家长搀扶就能独自走得很好的;一种是在家长的搀扶下走得很好的;一种是即使有家长的搀力也走得不好的;一种是家长不搀夫自己也走得不好的。这几类学生中,家长不搀扶自己也能走得很好的,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能独立面对今后的学习。那些在家长的搀夫下才走得好的同学要注意了,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是小大人了,很快,你们将离开家长的庇护独自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如你们不抓紧学会独立,那么当有一天,你的父母不搀扶你了,你马上就会瘫下来。那些有家长搀扶还走得不好的同学,希望你们能尽快独立起来,不然,哪一天家长不搀了,你们将会瘫得很彻底。至于那些家长不搀扶,自己也走不好的同学,你们现在能依靠的是老师,是学校,是课堂。希望你珍时惜秒,抓紧时间学习,以便有一天能站着独立面对今后的学习。”
一席话讲完,看了看同学。我发现许多孩子都在做沉思状。或许,此时的他们正在自我反思,想想自己归属于哪一类人。希望他们在反思之后,能更加认真地面对今后的学习,尽量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