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前几天了解了一个新词语叫“近敌”,大意就是一些跟美好品德比较相近的词语,如提到的慈是对他人有一颗关爱之心,希望别人好。近敌就是贪,如果你爱一个东西是因为这个东西对你有好处,那就是贪。贪是有条件的,慈是无条件的。等等。
这两天也就不知不觉的在想这个问题。恰巧今天碰到了一件事,或许能够用远敌与近敌来解释一下。
今天去参加公司的一个活动培训,利用网络一些方式方法加内容进行线上的宣传推广活动。活动的内容就个人来说不能不算是新颖,因为这个活动的推广方式在从事的行业内是我想不到的。活动的内容实在是不能算太超前,因为相关的方式都是日常生活中用得到,所能了解到的。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为什么同样大家所共知的一些东西,在一些应用上,他们能想得到,我就想不到呢!?思索良久,或许可以用“远敌”“近敌”来解释一下。
从自我分析出发,自身比较保守,对于网络科技方面不是很感冒,从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也是,从事的都是实体公司,跟网络之类的都没有什么关联。这就是远敌。
远敌是与自己不喜欢、不擅长、不关注的领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了解,可以接触,但这只是局限于自我保护或是兴趣爱好的一个拓展,而没有能够合作、应用、深入思考的想法。
因此在工作中,对于一些网络、线上的营销宣传模式也就没有太多的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行整合利用了。
同时基于对一些线上模式的技术性的问题,自己难以解决,也就更加限制了在这种方式上的思维深度与宽度。
说到近敌就是核算了,对于项目、活动宣传的运营成本的核算,上学的时候数学不太差,对于一些宣传活动内的各种细节成本的核算有一定的小小的自我膨胀。就是这个“数学不太差”“小小的自我膨胀”下掩盖的一个近敌:“不太差”,“自我慰藉”。对于线上推广上的流量数据的难以估算,进而对于相关费用、成本的核算难以核定。
缺乏相关专业上的知识,超出了自己所能核算的范围,因此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动的规避了跟这有关的相关内容,也就进而造成了,对于这种线上推广模式从思考角度上进行敬而远之了。
自我专业知识的匮乏,对于模棱两可的东西进行规避,这样的话,别人能想到而我不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以此类推,以此为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