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2. 血厥

012. 血厥

作者: HubertTCM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16:43 被阅读0次
image

原文

严妇张氏,年四十许,体素不健,生育多,不时发病。月前卒倒,移时始苏。今晨餐后,正操作中,又晕仆,无何亦醒,其夫始为之治。先有同屋医某诊为痫病,方书竹茹温胆汤。夫业药,疑而未决,延吾会诊。切脉问证,乃曰:“此非痫证,系血厥也。痫证当口吐涎沫,脉多弦滑。今病则否,不吐涎而脉微肢厥,面色晄(注:原书作‘白光’,后均同)白,以此为别。本病属心气虚,营血弱,经脉敷荣失调,阴阳不相顺接,故而为厥。一俟气过血还,阴阳复通,乃即平复。”内经云:“上虚则脑鸣眩仆。”此亦阐明血虚而厥之理。关于血厥,许叔微本事方早经论述,且具方治。患者体弱血虚,凭脉论证,属于血厥无疑。竟书给成方白薇汤
白薇三钱、当归八钱、党参五钱、甘草三钱
并曰:依服十帖当不复发。后果如所言。

Hubert按

  1. 痫证当口吐涎沫,这个是辨证眼目,需记住
  2. 竹茹温胆汤:温胆汤 + 柴胡、香附、桔梗、人参、麦冬、黄连
  3. 白薇汤
    主治: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窹。
  4. 眩冒
    眩晕的原因很多。任应秋先生在《病机临证十九条》归纳的原因大致有:清阳不升、肝风内动、火、元阳不足、元阴不足、风痰等等。
  5. 肢厥
    四肢发冷,原因很多。阳气内郁,不能外达,比如四逆散,特点是手足冷,胸口烦热,以此为别;热深厥亦深的白虎汤,王孟英、徐灵胎记载了很多这类医案,当然处方不尽是白虎汤,多便臭或便结;血虚寒厥的当归四逆汤;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的四逆汤
  6. 仅仅根据本案的症状似乎很难断定是血厥,而用白薇汤

相关文章

  • 012. 血厥

    原文 严妇张氏,年四十许,体素不健,生育多,不时发病。月前卒倒,移时始苏。今晨餐后,正操作中,又晕仆,无何亦醒,其...

  • 厥病(1)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厥...

  • 痹厥

    痹厥:肢体疼痛麻木之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冬善病痹厥。”《素问·五藏生成篇》:“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二十三:厥病篇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

  • 脑充血症之浅见

    《内经》云:血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反则生,不反则死。又云: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不能下行,发为眩仆;...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二十五:杂病篇

    厥挟脊而痛至顶,头沉沉然,目□□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

  • 悟医道真(六百七十三)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卧出之际,若...

  • 想不通,这个又锁了。

  • 【厥】

    【厥】文/丘山雨辰。 暮雪仟北域=燕丝盛南国。 疑是阿卡邀黄沁=板桥碧竹舞寿山。 小重飞瀑流泉, 壑谷溪水清浅。 ...

  • 厥论篇第四十五 2020-05-28

    天阳不降地阴不升为逆,即厥;厥病探究。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厥,逆。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2. 血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ai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