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宝宝坐动车回老家过暑假。
车上漂亮的动车售货员小姐姐推着各式各样的零食小车车走来走去,大声吆喝,尤其重点在小朋友旁边逗留。
她来了,她推着车走过来了!
宝宝心里正好奇这个小姐姐卖什么?
小姐姐立马向我家宝宝抛了一个媚眼过来,笑道:”宝宝的睫毛好长啊!这样,我请你吃个水果~”小姐姐边说边打开了一个姑娘果的盒子。
我家的小宝宝哪里抵挡得住这种诱惑?
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了几个,一口塞得满满的。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我也不好意思真的让小姐姐请客啊。
”多少钱?”
”姐,不贵,40元,扫码就行。”
小姐姐行云流水地掏出了付款二维码,看来这个套路是内部培训的经典案例了。
40元的确贵,但是就算自己长了一智。
管不住熊孩子,就是要付出代价啊!
还好算是平时少见的姑娘果,算给宝宝开个眼界长长见识吧。
如此阿Q精神自我安慰了之后,娃对这果却不敢兴趣了,我按下不表,把盒子装书包里。
过了一段时间,同车厢的另外一个宝妈也买了一盒葡萄。
她买的原因,不是小姐姐请她儿子吃,只是因为儿子哭闹,非要此时此刻吃葡萄。
买买买!
我们宝妈缺的是钱吗?
我们缺的是让自己放松的灵药!
不过那娃和渣男一样,到手了就不稀罕了,打死也不想吃。
那个宝妈和亲戚抓狂了。
”40元啊,能买多少东西!!!”
然后一个抓娃的头,另一位拿着葡萄,一颗一颗地硬塞进去,逼得那娃大哭大闹,挣扎不止。
那娃哭得撕心裂肺,万万没想到吧,之前靠哭闹讨来的葡萄,如今哭闹也得自己吃完!
至于我买的那盒姑娘果呢,我自己吃了一半~老娘的血汗钱,必须好好享受下。另一半,等娃饿了之后再给她吃,不用劳心劳力,就自己狼吞虎咽。
分享这段案例,是希望各位家长知道:
孩子是商业市场的重点营销对象,各种套路层出不穷。
平时就要给孩子训练遵循规则。
如果孩子行为不当,勇敢承担起责任是理所当然的。
消费还是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量力而行,但是没必要因为消费了,就要强迫自己或他人去消耗。
钱可以消耗,因为还可以赚回来。
但是爱不在了,多少钱都难以挽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