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有人多人说过,我这里只是讲述我认可的一种。
这个要对比,对比中国和欧洲。历史上的秦朝就已经把亚洲中国的统一基础奠定了。
秦朝在统一后首先做的是书同文,车同轨。这在当时是创举,在书同文的推动下,第一产生的效果就是人民的交流不存在障碍,对后期文化的传扬和认同做了最大的贡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很容易被同化和融合的,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就拿清朝的满族来讲,在没有自己丰富文化的基础上虽然能统治着中国却慢慢免不了被同化的过程,最后只能融入到这个民族内部。其实这里足以说明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烙印是有多深。只要你认识中国汉字,认可这个国家历史和文化,不管走到那里都会在内心里都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秦朝还有一个措施,虽然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却在当时保证了统一的效果,那就是焚书。这里不倡导,但这件事情的的确确增加了文化的统一,这才是最重要的。书同文也许能保证交流的顺畅,但文化不同,融合的过程将是痛苦的,焚书的对象是他国的文化及历史,导致流传在世上的将是便于当时统治者统治思想的产物,一旦统一稳定下来,这种文化将迅速扩散达到凝聚的作用。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凭借统治者的认可而传播几千年之久而生生不息。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在其中,比如在文化统一的基础上对各民族的包容这一点也很重要。而相比欧洲,欧洲的文化统一政策是可以说没有的,并且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各种思想也是多如牛毛,在地盘和利益驱使下各国也是互不相让发动各种战争,对待其他民族的态度也表明这个民族林立的地方上没有人能做到长久的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