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遇到挫折,第一件事应当是关注孩子的情绪。
有些时候,孩子本身就很自责、懊悔、沮丧,再去责备他,无异于雪上加霜,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
因此,家长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和理智一些,可以问问孩子感觉怎么样,对他的感受表示接纳和理解。
其次,对于错误,启发孩子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犯错,认识到错在哪里,承担相应的后果,或是教孩子正确的方法,避免下次再犯。
这样,孩子才能够在错误中完成一个学习的过程。
面对挫折和失败,家长也应当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从可以改变的因素入手,比如多练习、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
用这样的引导,来帮助孩子重拾信心,形成成长型思维,他才会振作起来,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强。
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应当让孩子知道,不管是犯错还是失败,父母依然爱他,是他坚实的后盾。
一个充满爱、支撑性、包容性的环境,会赋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积极乐观,勇敢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生而为人,错误与失败,几乎会伴随一生。已经成为大人的我们,尚且会常常犯错,又有什么资格去苛求孩子不犯错、不失败呢?
重要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能不能启发孩子的内在动机,把错误与失败当做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让孩子学会自我修正、自我完善,更好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