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孩子成长规律研究的深入,我越发认识到,根本没有什么儿童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只有家长的自我教育过程。孩子的成长本质上是家长的自我成长。
家长是否成长标志还要落实到技能上,能否具备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不断提出的问题。
具备技能的家长,孩子出现问题时,让问题成为孩子成长的转折点;不具备技能的家长,孩子出现问题时,焦虑、愤怒、逃避、自卑、转嫁、责骂等。
家长的差别在于人生理念和思想境界的差别,在于对人性成长规律认识的差别。孩子在强化和模仿中长大,他向榜样学习,被环境强化。家长的人生态度、精神状态、为人处世、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孩子的榜样和强化剂,家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强化、塑造着孩子,但家长却不自知。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精神世界犹如“底层密码”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孩子成长结果的分野,本质上是孩子“底层密码”的差别。
我,作为长期研究情绪管理的培训师,随着由一个不成功的爹到一个逐步体会到当爹的乐观,逐步认识到,家长教育就是想办法协助家长让家长学会察觉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尽可能多地知道孩子精神发育的规律,让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通过家长操作技能的提升,加深领悟,促进家长的自我成长,对底层密码有所认识。进而尽可能多地理解、尊重、相信孩子的成长轨迹。
切记:孩子的精神世界,可以建议、可以影响、可以示范,但不可以操纵、不可以控制、不可以强迫。
家长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家长技能”,才会逐步将自己的理念和思维水平提升上去。家长提升了,孩子才能成长。
我认为,当代家长必须具备的九项技能:分为三个段位,初、中、高。我们初步提出了9个技能,针对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家长:
一、初级家长——4项能力:
中国的家长当家长的时候,往往心理年龄只有12-18岁。老一辈家长都是口耳传播的养孩技能。当然,这里主要讲孩子精神和心理辅育的技能,哺乳、营养、运动、健康等生理方面的可以找专门的专业人士,也可找老辈亲属问,这里不谈。
1、 感觉力(感受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同频共振)
2、 游戏力(把一切与孩子的互动,变成游戏活动)
3、 听说力(学会听孩子说,学会与孩子说)
4、 正面力(保持正能量和积极心态,克服负面情绪的能力)
(初级家长大致适于0-12岁孩子的家长)
二、中级家长——3项技能:
世界有10种比较著名的家长教育体系,当代有关家长技能流派很多。各有所长,本质相通,精神内核相似,“条条道路通罗马”,归纳六个字,就是“倾听、鼓励、反问”,当然,针对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的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可以另行确定中级家长的技能。所以,中级家长完全可以由家长自选。
1、 技能力(把孩子的问题转变为需提升的技能的能力)
2、 提问力(把孩子的问题细化为小问题,转化为家长自身协助能力的问题)
3、 沉默力(沉静力、静观力、闭嘴力)
(大致适于12-18岁孩子的家长)
三、高级家长——2项高级技能:
孩子上了中学,家长施加影响的能力越来越弱,家长这时的管教手段应升级,所以,已到中年的家长这时应致力于修身律己,加强影响力建设。面对准小伙子、准大姑娘,家长的管教手段不升级,必是自讨苦吃。
1、教练力(把教练技术用到亲子关系中,用教练心态与方法)
2、复盘力(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复盘的能力)
(大致适于12以上岁孩子的家长)
小孩的出生让本来本质上也是孩子的人成为父母,父母也是只有不断修炼,才能逐步升级的。让我们从技能入手,能力到愿望,从初级家长到高级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