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书中表明,人是典型的视觉动物,视觉里包含的海量信息,可以更快地激发我们的大脑神经,引发我们的逻辑思考,然后影响我们的行动。
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思维,就要主动的在脑海中重新构造一幅记忆画面。
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年龄大了,记忆力就会慢慢地下降,并且还觉得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认知只说对了一半,人的语言能力的的确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我们也的确会因为年龄大了就记不住甚至记不起一些事情。
但是,我们大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却从来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很多。
要改变别人的想法仅通过图像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所以改变别人的想法还有促发味觉、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的感官来实现目的,去影响对方的想法。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就能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官用词“偏好。
比如,在表示怀疑的时候,有的人会说”这件事情看上去很奇怪“,还有人说,”这件事情听起来有点奇怪“等等。
那你发现没有?在表达相同的感受的时候,有的人用”看上去“,有的人用”听起来“。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感官用词“
那些喜欢用”看上去的“人,他们在沟通和接收信息的时候喜欢用视觉的感官用词;而那些喜欢用”听起来“的人,则更喜欢用听觉得方式来接收信息。
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要用对方喜欢的感官来进行交流。比如,当对方问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你一定不能回答“看起来不错”,而是要说“听起来非常不错”。
这有用对方喜欢的观感,才能做到改变对方的思维。
当然,改变别人很难,其实改变自己更难。
就是因为在我们内心的深处已经给自己画好了图像,当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时,就更不愿意、或者说是更不敢去做那些开放甚至刺激的事情。
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画像了,我觉得可以采用潜意识的方法,比如,你是内向的人,怎样变成外向的人了?
首先就是自我心理暗示,我本来就是一个外向的人,之前不愿意与人沟通,不是我不敢,也不是我没得聊,只是当时的我在忙事情,没有时间去做。
我现在有时间了,我要去打破我现在内心的性格缺陷,从而变成一个外向的人。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绝对不可能一次性就完全改变,都是通过不断地接收外界的信息和反馈来让我们改变我们现有的状态。
那心理暗示其实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事情,只要不断的暗示自己能够做到,就一定能够做到,从而实现自己思维模式的改变。
想成为优秀的领袖,就得提前暗示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领袖,然后不断地学习去充实自己。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内容就是在说,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那你得首先装作自己是有钱人,然后不断地暗示自己去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暗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