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写作课,很多时候却写不出来。素材写了身边人的事情,老师说素材太单一。尽量多样化。
于是下次写的时候,加入了看过的故事。老师又说有的素材是现代的,有的是古代的。看起来就像穿着汉服画着欧美妆,不伦不类。
于是又开始改了。然后老师又说一篇文章,一个观点要用两个素材,一篇文章最好要用六七个素材。
素材不能只写身边的故事,书看的又少,热点关注了和文章也不定契合。真的不知道写什么了。
平时我手写我心,想什么写什么。这种自嗨式写作,写起来更容易,也感觉更爽。但是似乎对别人没什么用,谁会闲的没事对你的事情感兴趣呢。
所以写文章还要有利他原则,让别人读到你的文章后,能有所收获。要么收获干货知识,要么懂得了一些道理,要么能让人开心。
总之,要对人有用。而不是仅仅对自己有用。
之前看到一个朋友发的,自己从来不去报写作课。看到那些学写作的写出来的东西,和他们的老师越来越像了。还是保持本心的好,写的东西有自己的特色。
看了很多做的好的公众号,写的文章格式基本差不多,但却各具特色。
其实初学者就是模仿,当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再慢慢按自己的想法写,慢慢地有自己的特色。
自己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东西可能真的没那么招人喜欢。可能写了很久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会走很多弯路。
就像之前自己很努力学习专业证书,总是考不过。后来报了课,学习了别人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就过了。
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像有结果的人学习。












网友评论